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日韩2020,中文字幕无线免费,99 久久 女 精品,激情五月亚洲中文网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名錄旅游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名錄

    八路軍太行紀念館
      八路軍太行紀念館是中國惟一一座全面反映八路軍8年抗戰(zhàn)歷史的大型專題紀念館,也是集收藏、研究、展示、傳播諸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紅色旅游經典景區(qū)。紀念館地理區(qū)位優(yōu)越、交通便利,距太(原)長(治)高速公路武鄉(xiāng)出口1公里,太(原)焦(作)鐵路縱貫武鄉(xiāng)縣城,二○八國道、沁溫紅色旅游公路與周邊景區(qū)襟帶相連。八路軍太行紀念館坐落于太行山區(qū)、八路軍的故鄉(xiāng)——風景秀麗的山西省武鄉(xiāng)縣城西,1988年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43周年之際,正式建成并對公眾開放,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了館名。2005年8月15日,紀念館二期擴建工程勝利竣工,《八路軍抗戰(zhàn)史陳列》大型主題展覽正式開幕。從1988年建館迄今,八路軍太行紀念館…[詳細]
    海豐紅宮紅場舊址
      海豐是廣東歷史文化名城。紅宮、紅場是海豐歷史文化名城的象征,位于縣城中心,總面積24000多平方米。她是大革命時期,以彭湃為首的共產黨人領導海陸豐人民建立第一個縣級蘇維埃政權的革命活動場所,并以紅宮、紅場為中心形成了海陸豐革命根據地,成了中國十三塊革命根據地之一。紅宮、紅場于1961年國務院批準其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紅宮、紅場的革命史跡與彭湃的革命功績日月同輝。彭湃1896年10月生于海豐縣城,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共產黨早期的重要領導人之一,是著名的農民運動領袖、杰出的共產主義戰(zhàn)士。1924年他受中共中央委派到廣州首創(chuàng)農-動講習所,擔任第一和第五屆主任。他領導了海陸豐人民實行土…[詳細]
    宏村
      宏村,位于黃山南麓黟縣東北部,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水系古村落,被譽為“中國畫里鄉(xiāng)村”。南宋紹興年間,宏村人獨具匠心開仿生學之先河,建造出堪稱“中國一絕”的人工水系村落,整個村落就像一頭悠閑的水牛靜臥在青山綠水之中。村莊現完好保存明清古民居140余幢,整個村落建筑不僅擁有優(yōu)美的環(huán)境,合理的功能布局,典雅的建筑造型,而且與大自然緊密相融,創(chuàng)造出一個既合乎科學,又富有情趣的生活居住環(huán)境,是中國傳統民居的杰出代表之一。建筑中的三雕藝術令人叫絕,雕刻刀法就像北方的剪紙一樣精細,流暢。大與小的運用,疏與密的處理,粗與細的對比都恰到好處。著名景點有:南湖春曉、書院誦讀、月沼風荷、牛腸水圳、雙溪映碧、…[詳細]
    葉劍英紀念園
      葉劍英紀念園位于葉劍英元帥的故居--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qū)雁洋鎮(zhèn)虎形村,是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qū)、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景區(qū)建設集展現偉人風范、弘揚客家文化、推進生態(tài)旅游于一體。葉劍英紀念園籌建于2004年,歷時三年,于2007年5月13日正式開園。葉劍英紀念園規(guī)劃占地面積482畝,分為紀念景區(qū)、人文秀區(qū)、生態(tài)林區(qū)和旅游休閑服務區(qū)。葉劍英紀念園是全國100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qū)和廣東3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qū)之一,是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葉劍英元帥故居和紀念館原有基礎上,對資源進行整合、擴充、配套和完善而擴建的,占地面積482畝,總投資1.27億元,分為人文秀區(qū)、紀念景區(qū)、旅游休閑服務區(qū)…[詳細]
    河北博物院
      河北博物院是河北省省級綜合性博物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國家一級博物館。河北博物院由原河北省博物館、河北省民俗博物館、河北省文物出境鑒定中心、河北省文物交流中心整合組建而成。河北省博物館成立于1953年4月,館址設在當時河北省會保定市古蓮花池院內的藏經樓。1982年河北省博物館遷至省會石家莊市,借用河北省展覽館辦公并舉辦展覽。1986年河北省展覽館、河北省博物館合并改建為河北省博物館,次年正式開館。2006年河北省博物館啟動改擴建工程。2013年6月8日河北省博物館新館試運行開放。2014年6月9日河北博物院揭牌并正式開放。2015年河北博物院完成整合組建。河北博物院包括主館區(qū)、建華館區(qū)…[詳細]
    遼沈戰(zhàn)役紀念館
      遼沈戰(zhàn)役紀念館坐落于錦州市凌河區(qū)北京路5段1號,是一座集歷史文化傳播、藝術博覽、風景園林為一體的大型軍事專題紀念館。紀念館始建于1959年。1988年,中央和省、市投資2700萬元進行改擴建,新館由葉劍英元帥題寫?zhàn)^名,由三個園區(qū)組成,即南園(風景園區(qū))、中園(紀念園區(qū))、北園(游覽園區(qū))。館區(qū)整體呈長方形,占地面積18.8萬平方米,主題建筑面積8600平方米。建筑風格凸顯軍事特色,以中國式牌樓寓意勝利的“凱旋門”。基本陳列共分為四個部分:即戰(zhàn)史館、支前館、英烈館和中國第一座全景畫館。館藏文物1.1萬余件,其中國家級文物23件。2003年,省、市又投資6000萬元對陳列和園區(qū)進行改造維修,改造后…[詳細]
    中山陵
      中山陵是我國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陵墓,坐落在紫金山第二峰小茅山的南麓,北依青山,南臨平川,依山就勢,氣勢雄偉,使人有仰止崇高之感。孫中山先生1925年逝世于北京,臨終時他希望將遺體葬于南京鐘山,故死后其靈柩暫厝于北京香山碧云寺內,為了尊重他的遺愿,于翌年3月12日在他逝世一周年之日,在鐘山開始建墓,至1929年春落成,同年6月1日就將其靈柩從北京移葬于此。中山陵的設計頗具匠心,整個陵園像一座震民覺醒的大鐘,門前廣場南面石臺上的銅鼎,似鐘頂的掛鉤,半月形的廣場,如鐘頂圓弧,兩側圍墻似鐘形的兩邊,漫長的墓道如系錘的繩子,墓室的圓頂似鐘錘。這是象征著孫中山先生畢生致力于民主革命,喚起民眾-壓…[詳細]
    河南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1927年創(chuàng)建于開封,1961年隨省會遷至鄭州,1994年新館開工建設,1998年5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院區(qū)占地面積126畝,建筑面積5.5萬平方米,建筑群取“九鼎定中原”之寓意,體現中原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特征。2009年入選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河南博物院現有藏品17萬余件/套,大多數為珍貴文物,其中以青銅器、玉石器、陶瓷器、石刻造像等最具特色,是見證和展示華夏文明起源形成與發(fā)展脈絡的文化藝術殿堂。原開放有基本陳列“中原古代文明之光”,專題陳列“河南古代石刻藝術館”“河南古代玉器館”“楚國青銅藝術館”“明清工藝珍寶館”等,F主展館閉館進行功能提升,于西配樓推出“大象中…[詳細]
    炎帝神農故里風景區(qū)
      炎帝神農故里風景區(qū)是國家4A級風景旅游區(qū),被列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被湖北省委宣傳部定為“全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臺辦定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風景區(qū)現擁有神農牌坊、神農文化廣場、炎帝神農紀念館、神農碑、神農嘗百草塑像、神農泉、神農洞、神農廟、功德殿、萬法寺、龍鳳日月旗桿、烈山湖等20余處人文和自然景觀。景區(qū)位于隨縣厲山鎮(zhèn),距隨州市城區(qū)西北18公里,316國道、漢丹鐵路、隨岳高速公路、西寧鐵路連接線穿境而過。隨州炎帝神農故里風景區(qū)總占地面積約171.3公頃,投資約4.4億元,為國家4A級風景區(qū),主要包括“尋根謁祖朝圣區(qū)”“圣跡觀光體驗區(qū)”“農耕文化展覽區(qū)”和“自然生態(tài)景觀區(qū)”。2009年起,以…[詳細]
    廣東省博物館
      廣東省博物館是一座省級綜合性博物館。舊館于1957年開始籌備,館址定在文明路6號(今215號)。該址曾是清代廣州貢院,后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民黨“一大”舊址(含革命廣場)和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紅樓、中山大學天文臺所在地。舊館占地面積4.3萬平方米,陳列大樓設計原是“U”形建筑,主樓向東,右為南副樓,左為北副樓,建筑面積約1.4萬平方米。南副樓于1959年上半年落成,樓高三層,面積3500平方米。主樓和北副樓后因經濟困難,沒有建成。1959年10月1日,廣東省博物館及所轄的廣州魯迅紀念館正式對外開放。改革開放以后,為適應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廣東省博物館決定在原址上建設新的陳列大…[詳細]
    湖北省博物館
      湖北省博物館籌建于1953年,是全國八家中央地方共建的國家級博物館之一,是湖北省唯一的省級綜合性博物館,也是全省最重要的文物收藏、研究和展示機構,屬國家旅游局4A級旅游景區(qū)(點)。湖北省博物館前身是建國之初成立的湖北省人民科學館。1953年3月16日,經省人民政府批準,在原科學館的基礎上,成立湖北省博物館(籌備處);I備處位于武昌水陸街,1956年遷至水果湖,1960年遷至風景秀麗的東湖之濱。1963年1月,湖北省博物館正式成立,3000平方米的陳列樓建成并對外開放;1999年1月,建筑面積5717平方米的編鐘館建成開放;2005年12月,楚文化館建成開放;2007年9月,新館綜合陳列館建成開…[詳細]
    安徽博物院
      安徽博物院位于省會合肥市政務新區(qū)懷寧路268號,北臨天鵝湖,建筑面積41380平方米,地上6層,地下局部1層,建筑高度37.70米,展廳15個,建筑造型滄桑厚重,體現了四水歸堂、五方相連的徽派建筑風格。占地面積約170畝,是安徽省唯一集自然、歷史、社教為一體的省級綜合類博物館。安徽博物院現為一院兩館運行模式。老館位于合肥市安慶路268號,展陳大樓為仿蘇式建筑,2013年入選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常設展覽有“安徽革命史陳列”“安徽古生物陳列”“安徽好人館”等。新館位于合肥市懷寧路268號,建筑造型體現了五方相連、四水歸堂的徽派建筑風格,2011年9月29日建成并對外開放,常設展覽有“安徽文…[詳細]
    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位于沈陽東北部,柳條湖立交橋西北,西靠長大鐵路,博物館主體本身就是一座歷史紀念建筑物,它以殘歷碑的形象展現在人們面前。在一部巨大石雕臺歷上密布著千瘡百孔的彈痕,隱約可見無數個骷髏,象征著千萬個不泯的冤魂在吶喊和呼號。右面的一頁銘刻著中國人民永遠難忘的最悲痛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農歷辛未年八月初七日。左面的一頁鐫刻著“九·一八”事變的史實:“夜十時許,日軍自爆南滿鐵路柳條湖路段,反誣中國軍隊所為,遂攻占北大營。我東北軍將士在不抵抗命令下忍痛撤退,國難降臨,人民奮起抗爭。”從殘歷碑正面拱形門進入一樓正廳,迎面黑色大理石上刻有“勿忘國恥”四個大字,在字的上方嵌有一面殘月形時鐘,其時針指著1…[詳細]
    廣西民族博物館
      廣西民族博物館是建國以來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建設規(guī)模和投資規(guī)模最大的文化設施項目,是一座自治區(qū)級、全民所有、公益性、專題性的民族文化博物館,以收藏、研究和展示廣西十二個世居民族傳統文化為主要工作任務,同時兼顧國內其他省份及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研究、文物資料收藏和宣傳展示。博物館經六年籌建,于2008年12月竣工,并于2009年5月正式對公眾免費開放,向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成立五十周年大慶獻上一份厚禮。博物館位于南寧市青秀山風景區(qū)內,毗鄰美麗的邕江江畔,館區(qū)占地面積130畝,由主樓和廣西傳統民居文化生態(tài)展示園兩部分組成。主體建筑面積29370平方米,主樓外形取材于富有廣西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銅鼓,整個建筑如一只…[詳細]
    浙江省博物館
      浙江省博物館地處孤山南麓,西湖風景區(qū)的中心。該館建于1929年11月,是一座極富江南園林地方特色的庭院式建筑。1993年,浙江省博物館改擴建工程竣工,新增歷史文物館、青瓷館、書畫館、錢幣館、工藝館、禮品館、呂霞光藝術館、常書鴻美術館、明清家具館、精品館等十個展館。館舍建筑以富有江南地域特色的單體建筑和連廊組合而成,形成了“園中館,館中園”的獨特格局,樓閣亭榭,以長廊逶迤相連,掩映于湖光山色間。館藏文物十萬余件。其中河姆渡文化的陶器、漆器、木器、骨器和象牙制品,良渚文化的玉器和絲織品,越國的青銅器,越窯、龍泉窯、南宋官窯等窯口的青瓷,會稽鏡和湖州鏡,明清浙籍書畫家的作品等,均為遐邇聞名的瑰寶。交…[詳細]
    華北軍區(qū)烈士陵園
      華北軍區(qū)烈士陵園位于河北省省會石家莊市中山西路343號。坐北朝南,占地面積21萬平方米。華北軍區(qū)烈士陵園40多年來,一直受到各級黨委和政府以及有關部門的熱情關懷。在新的歷史時期,特別是中共中央《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頒布以來,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對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極為重視。主要建筑物有:烈士紀念碑、銘碑堂、烈士紀念館、烈士紀念堂、革命文物廳、白求恩大夫陵墓和“白求恩紀念館”、柯棣華大夫陵墓和“印度援華醫(yī)療隊紀念館”,董振堂、趙博生紀念碑亭、烈士紀念亭、影視廳等。1937年7月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八路軍一一五師奉黨中央的派遣,挺進五臺山地區(qū)開展敵后抗日游擊戰(zhàn)爭。平型關大捷后,師主力南下,成立了…[詳細]
    天津大沽口炮臺遺址
      天津大沽口炮臺遺址位于海河出海口處,以修建于明代的大沽口炮臺為基礎。景區(qū)內有一座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展示了19世紀舊中國那一段被列強欺辱的歷史;室外古老的炮臺、古炮、城墻等壯觀滄桑,可以參觀拍照。大沽口炮臺遺址景區(qū)的規(guī)模不大,進入景區(qū)后步行游覽即可。景區(qū)是以博物館為主體,進入景區(qū)后首先參觀博物館,然后前往炮臺遺址處參觀拍照即可。游玩時間1-2小時左右即可,如果對歷史感興趣想要深入了解的話可以在門口處雇請一位導游講解。景區(qū)的大門位于西側,在此購票進入后,左前方即可看到博物館。博物館建筑的造型很獨特,是一個放射狀的金屬建筑,寓意為0的-,整個建筑的外表是鐵銹色,顯得滄桑古老。進入博物館即可開始參…[詳細]
    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坐落于南京市紫金山南麓、中山門內北側,占地70000余平方米,是我國第一座由國家投資興建的大型綜合類博物館,被評為“全國公共文化設施管理先進單位”、“國家一級博物館”、“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一、建制沿革1933年,在我國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倡議下,國民政府創(chuàng)建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蔡元培先生親任第一屆理事會理事長,李濟、杭立武等先后接管籌備處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仍名國立中央博物院,由文化部領導;1950年3月更名為國立南京博物院,初屬文化部文物事業(yè)管理局,后隸屬華東行政委員會文化部;1954年起,改屬江蘇省文化局領導;195…[詳細]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座落在中國南京市江東門,這里曾是侵華日軍集體南京大屠殺遺址和遇難同胞叢葬地。為悼念遇難同胞,南京人民政府于1985年修建了紀念館,后經1994年至1995年,2005至2007年兩次擴建,該館占地面積約7.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5萬平方米。紀念館新館造型猶如一艘巨大的“和平之舟”:東部拔地而起的高大船頭是陳列豐富的展廳,周邊莊嚴肅穆的廣場可容納萬人-;中部是原館的遺址悼念區(qū);西部大片開闊區(qū)域是樹木蔥蘢的和平公園;另外,還有十多座形態(tài)逼真、寓意深刻的雕塑點綴其中,整個展館分展覽-區(qū)、遺址悼念區(qū)、和平公園區(qū)和館藏交流區(qū)等4個功能性區(qū)域,是一座紀念性的遺址型歷史博物…[詳細]
    萍鄉(xiāng)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
      安源是中國工人運動的搖籃,是中國近代工業(yè)發(fā)祥地,是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策源地和主要爆發(fā)地。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是為征集和保護安源工人運動的文物,研究和宣傳安源革命斗爭歷史而于1956年創(chuàng)建的專題類博物館,1968年興建了陳列大樓,1984年鄧小平同志為紀念館題寫?zhàn)^名。館區(qū)面積1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1341平方米,展廳面積3567平方米(其中陳列館面積3245平方米,安源-時期廉政建設陳列館面積322平方米)。我館現有館藏文物與資料5000余件,其中一級文物61件/套,二級文物67件/套,三級文物2050件/套;負責保護和宣傳的文物保護單位共14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