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日韩2020,中文字幕无线免费,99 久久 女 精品,激情五月亚洲中文网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陵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陵篇

    塔山革命烈士陵園
      塔山革命烈士陵園,位于葫蘆島市連山區(qū)塔山鄉(xiāng)塔山村東,距市區(qū)12公里。建于1963年10月15日,時值遼沈戰(zhàn)役錦州解放15周年,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塔山是關(guān)內(nèi)外交通的咽喉,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明朝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為了防范蒙古少數(shù)民族不斷騷擾,加強遼東防御,于曹莊、湯池之北置寧遠衛(wèi)(今興城),統(tǒng)五千戶所。又于城東五十里塔山,別置中左千戶所。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建塔山城,當時城周圍三里一百八十四步,高二丈五尺,設(shè)三座城門,南為海寧門,西為安平門,東為義倉門。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重修塔山城,在原基礎(chǔ)上加高三尺。清兵入關(guān)的幾個決定性戰(zhàn)役在此進行…[詳細]
    北宋皇陵
      北宋皇陵位于鞏義市的西村、芝田、市區(qū)、回郭鎮(zhèn)一帶,北宋九個皇帝,除徽、欽二帝被金兵擄去死于五國城外,其余七個皇帝及趙弘殷(趙匡胤之父)均葬在鞏義,通稱“七帝八陵”,再加上后妃和宗室親王、王孫及高懷德、蔡齊、寇準、包拯、楊六郎、趙普等功臣名將共有陵墓近千座。從公元963年開始營建宋陵,前后經(jīng)營達160余年之久,形成了一個規(guī)模龐大、氣勢雄偉的皇家陵墓群,堪稱為露天藝術(shù)博物館,是研究宋代典章制度和石刻藝術(shù)的十分珍貴的實物資料。各陵園都由“上官”、“官城”、“地官”、“下官”四部分組成,圍繞陵園還建筑有寺院、廟宇和行官等。陵臺植松柏,橫豎成行,四季長青。陵園內(nèi)種松柏,陵區(qū)四周種值枳橘。宋陵有龐大的石刻…[詳細]
    河間冀中烈士陵園
      冀中烈士陵園位于河間市曙光西路,正門面北,大門東側(cè)的“冀中烈士陵園”六個大字是由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題寫的。正門迎面為冀中烈士陵園廣場,紀念館在廣場南面。陵園南端是無名烈士墓,在紀念館與無名烈士墓之間的中軸線上,巍然矗立著高11米花崗巖飾面的冀中革命烈士紀念碑。陵園內(nèi)栽蒼碧不謝的青松,高聳入云的翠柏和枝葉婆娑的楊柳。青青-的草坪,團團簇簇的花朵,把陵園裝點的肅穆莊嚴。冀中區(qū)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晉察冀邊區(qū)所設(shè)的。▍^(qū))級政區(qū)單位,是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的八路軍在華北敵后創(chuàng)建的平原抗日根據(jù)地。抗戰(zhàn)勝利后,冀中區(qū)擴大至51個縣(市),范圍東濱渤海,西至平漢鐵路,南界滏陽河,北接京津。冀中人民有著光榮的革…[詳細]
    玉皇山革命烈士陵園
      玉皇山革命烈士陵園,位于通化市玉皇山公園內(nèi),始建于1949年,陵園內(nèi)由碑、墓、甬道等組成,構(gòu)成一個博大而精致的建筑群墓。在這里安葬著抗日民族英雄王鳳閣,遼東軍區(qū)后勤部副部長呂麟等9名烈士。抗日民族英雄王鳳閣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在通化、輯安(今吉林省集安市)、臨江等地鼓動抗日救亡。1932年初,在通化以東山區(qū)拉起一支號稱萬人的隊伍,被推為司令,展開抗日武裝斗爭。不久,所部編為遼寧民眾抗日自衛(wèi)軍第十九路軍,任司令。率部在金川、輝南、柳河、磐石和吉海鐵路沿線打擊敵人。1932年冬,自衛(wèi)軍在敵人大舉進攻下失敗,余部退往濛江(今吉林省靖宇縣)。1933年2月,王鳳閣轉(zhuǎn)移到紅土崖、大羅圈溝一帶,組…[詳細]
    大別山烈士陵園
      大別山烈士陵園坐落于大別山腹地的岳西縣城,是著名的請水寨-所在地,是紅二十八軍重建地,是鄂豫皖邊區(qū)三年游擊戰(zhàn)爭時期的政治、軍事中心。陵園處國家十二條紅色精品旅游線路、百處經(jīng)典景區(qū)之中,年接待旅游瞻觀群眾逾10萬人次,是國家級烈士紀念設(shè)施,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安徽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和廉政教育基地。陵園位于105、318國道交叉口,距東香高速岳西出口1公里,交通便利。陵園始建于1958年,占地6.6萬平方米。陵園依山傍水,綠樹成蔭,環(huán)境優(yōu)美。園內(nèi)建有大別山烈士紀念館、烈士紀念碑、紅軍亭、英雄群雕、百步臺階、烈士墓群等紀念設(shè)施和建筑物,風格古樸典雅、景點坐落有序,建設(shè)總面積達800…[詳細]
    靖江王陵
      是歷代靖江王的王陵,位于廣西桂林市區(qū)七星區(qū)東郊堯山西南麓,南北15公里,東西7公里,共有王親藩戚墓葬300多座。整個陵園規(guī)模龐大、氣勢磅礴,有“北有十三皇陵,南有靖江皇陵”之稱,其中有11人葬堯山,有“靖江王11陵”之謂。桂林古稱始安,在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初設(shè)始安縣,隸屬荊州零陵郡,這是桂林城的起源。東漢時改屬始安侯國。三國時先屬蜀,后歸吳。甘露元年(公元265年),置始安郡始安縣,郡縣治所都在今之桂林。隋唐時桂林被稱為桂州,緣于在此設(shè)置的嶺南桂州總管府。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李靖修城于獨秀峰南。貞觀八年(公元634年)改名臨桂縣,屬桂州始安郡。桂林城逐漸成為嶺西第一重鎮(zhèn)。唐…[詳細]
    遼陽市烈士陵園
      遼陽市烈士陵園建于1957年,座落在市南郊二公里處高阜平臺之上,占地面積87,49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烈士紀念碑、烈士紀念館辦公室綜合樓、墓志銘碑等。烈士紀念碑“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鎏金大字為新魏碑體,墓志銘碑文為遼陽市著名書法家溫同春先生題寫。烈士紀念碑為紀念1948年解放遼陽犧牲的烈士而建。1947年,東北人民解放軍已由戰(zhàn)略防御轉(zhuǎn)入戰(zhàn)略進攻。東北人民解放軍總兵力73萬人,國民黨軍隊大部被壓縮到中長路和北寧線上的一些城市。為了不給國民黨軍隊喘息機會,東北人民解放軍總部決定,首先對北寧路沈錦段展開進攻,切斷他們與關(guān)內(nèi)的運輸線,然后再轉(zhuǎn)兵沈陽以南,攻殲遼陽、鞍山、營口的國民黨軍隊,孤立沈陽之…[詳細]
    太行太岳烈士陵園
      太行太岳烈士陵園位于長治市內(nèi)的梅輝坡。它是根據(jù)1946年3月晉冀魯豫邊區(qū)參議會第一屆第二次會議的決議,為紀念在抗日戰(zhàn)爭中英勇犧牲于太行太岳的中華民族優(yōu)秀兒女而建立的。1951年落成。占地總面積為9460萬平方米。陵園開南、東兩個門,南門為正門。大門兩壁是戎子和同志親筆題寫的對聯(lián):英雄功勞換來民族幸福,烈士血汗奠定-。進入園內(nèi),青松郁郁,鮮花遍地,顯得十分莊嚴肅穆。陵園的中心聳立著太行太岳烈士紀念碑,碑高23米,是陵園內(nèi)最突出的建筑物。碑身內(nèi)部全是大青石,表面貼5厘米厚的白色大理石。通身潔白的紀念碑象征著先烈們純潔無形的高尚品質(zhì)。碑的正面是晉冀魯豫邊區(qū)人民政府主席程子華題寫的太行太岳烈士紀念碑九…[詳細]
    昌西陵
      昌西陵是清西陵目前唯一對外開放的皇后陵,因位于昌陵西側(cè)而得名,埋葬著嘉慶皇帝的孝和;屎。孝和;屎笊安⑽唇,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十二月和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孝和與道光相繼去世,孝和的陵寢只好由她的孫皇帝咸豐建造。昌西陵的陵址本已經(jīng)道光選定在昌妃園寢以南,但未及開工就發(fā)現(xiàn)自地皮以下即有砂石,深至9尺,漸有泉水。咸豐吸取寶華峪滲水的教訓,毅然將此陵址廢除,另選昌陵西側(cè)1500米土脈高厚的望仙山為吉地,于咸豐元年(1851年)二月開工建造。昌西陵的建筑規(guī)制極為簡約,這一方面是受慕陵建筑風格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因咸豐初年財力困頓的限制。其占地25.5畝,建造耗時18個月,用銀44萬兩…[詳細]
    盤山烈士陵園
      盤山烈士陵園,位于天津市薊縣盤山。1957年建成,是冀東有名的烈士陵園之一。占地20公頃,主要建筑物有烈士紀念碑、烈士墓區(qū)、烈士紀念館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紀念館。簡介盤山烈士陵園是天津有名的烈士陵園之一。為了紀念在抗日戰(zhàn)爭中犧牲的革命烈士,1956年,中共河北省委、省人民政府,決定于當年修建薊縣盤山烈士陵園,1957年基本建成。烈士陵園建在盤山南麓,清泉奇石,蒼松翠柏,果樹成林,風景秀麗。總面積三百畝,主要建筑有烈士紀念塔、烈士墓區(qū)、革命烈士紀念館、盤山抗日斗爭事跡陳列館、烈士骨灰堂。整個建筑富有民族風格,宏偉壯觀,肅穆莊嚴。盤山陵園,是在原靜寄山莊的小石城和樂山書室的基址上修筑的,F(xiàn)在陵園內(nèi)的石![詳細]
    西滿革命烈士陵園
      西滿革命烈士陵園,隸屬于齊齊哈爾市民政局,座落在齊齊哈爾市站前大街南端的風景區(qū)內(nèi),占地面積四萬平方米,是一座建園較早,知名度較高,安葬安放烈士較多的陵園。始建于1947年,1948年4月5日正式竣工時,毛澤東主席題寫了“共產(chǎn)主義是不可抗御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死難烈士萬歲!”的唁電,朱德總司令題詞:“浩氣長存”,西滿軍區(qū)黃克誠司令員題寫了“西滿革命烈士陵園”門額。陵園共安葬安放革命烈士608位。其中抗日戰(zhàn)爭犧牲的9位,解放戰(zhàn)爭犧牲的419位,抗美援朝、社會主義建設(shè)和改革開放時期犧牲的180位。有16位是跟隨毛主席歷經(jīng)二萬五千里長征,身經(jīng)百戰(zhàn)光榮犧牲的老紅軍。近幾年來,齊齊哈爾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詳細]
    魯南革命烈士陵園
      魯南革命烈士陵園始建于1944年,占地面積約1000余畝,建筑面積約3000平方米,悼念廣場約2600平方米,綠化面積約66萬平方米,陵園內(nèi)建有紀念碑、紀念亭、烈士碑廊、悼念廣場、烈士墓和魯南革命歷史紀念館等紀念設(shè)施。魯南革命烈士陵園分山上、山下兩個部分,山上建有趙镈烈士墓、趙镈烈士紀念碑、“蒼山暴-動”烈士紀念碑、“銀廠慘案”紀念碑、蒼山暴-動司令郭云舫烈士墓、山東軍區(qū)八師政治部主任曾明桃烈士墓、北海艦隊政委丁秋生骨灰安放處等,山下陵園內(nèi)安葬著蘇北、魯南、淮海等歷次戰(zhàn)役中犧牲的3791位烈士的遺骨。魯南革命烈士陵園現(xiàn)為省級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全省保密教育基地、山東省國防教育基地、臨沂…[詳細]
    金塘革命烈士陵園
      金塘革命烈士陵園位于舟山本島西南部風景秀麗的金塘島大豐與山潭交界處東風嶺。走進革命烈士陵園,這里顯得安靜而肅穆,為解放金塘和保衛(wèi)金塘而英勇犧牲的144位人民解放軍官兵的忠骨就埋葬在紀念塔的四周。金塘革命烈士陵園南北長4.5米,東西寬3.7米,革命烈士紀念塔底座占地面積26.5平方米,塔身高12米,塔上置五角星塔剎,塔身正面鐫“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金色大字,背面刻有碑文,記載著解放金塘島的經(jīng)過。1949年,毛澤東主席發(fā)出奪取全國解放事業(yè)全面勝利,向全國進軍的命令。為解放舟山群島,拔掉這顆國民黨在舟山定海以西最大的釘子,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七兵團決定攻打金塘島,鏟除據(jù)守金塘島的國民黨第七十五軍之一0二師…[詳細]
    本溪市烈士紀念館
      本溪烈士紀念館(原本溪烈士陵園)位于本溪市明山區(qū)青沙嶺,占地面積5.86萬平方米,于1985年6月動工修建,1988年10月竣工對外開放。2003年5月,在本溪市委、市政府及全市人民的鼎力支持下,本溪烈士紀念館進行了全面改造擴建。改造擴建后的本溪烈士紀念館,從整體上劃分為三大區(qū)域:陵墓區(qū)、瞻仰區(qū)和景觀區(qū)。2003年6月至10月,進行了一期改造建設(shè),即對陵墓區(qū)和瞻仰區(qū)的改造擴建。陵墓區(qū)內(nèi)新建單體烈士墓100個、佚名烈士墓和高21.7米的本溪解放紀念碑各一座,以及新建刻有1630位烈士的英名錄墻。瞻仰區(qū)內(nèi)重新布展,展覽面積增加到2400多平方米。展出圖片368幅,圖表33張,油畫插圖20幅,展柜、…[詳細]
    泉州市革命烈士陵園
      泉州市革命烈士陵園座落于豐澤區(qū)城東鎮(zhèn)的萊山上,占地面積45畝,建有紀念碑、紀念館等紀念建筑物及瞻仰臺、工作室、停車場、山門等配套設(shè)施,是泉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防教育基地,逐步成為“集紀念、教育、宣傳、游覽和休閑等功能于一體的社會主義文化精品”。泉州人民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tǒng),自1927年1月中共泉州地方黨組織成立以來,有1700多名泉州兒女為民族解放和共和國建設(shè)事業(yè)英勇獻身,用熱血和生命鑄就了燭照千秋的歷史豐碑。1991年,中共泉州市委、泉州市人民政府決定建設(shè)泉州市革命烈士陵園,以緬懷先烈、教育后人。1994年8月,泉州革命烈士紀念碑奠基,1996年10月落成揭碑。烈士紀念碑高26.12米,寬…[詳細]
    新泰革命烈士陵園
      新泰市革命烈士陵園始建于1987年,占地面積89畝,背倚峭拔險峻、層巒疊翠的青云山,前擁碧波蕩漾、一望無垠的青云湖,依山傍水氣勢雄偉。園內(nèi)集中安葬著從土地革命、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一直到和平建設(shè)年代1973名新泰籍有名革命烈士和719名無名烈士,其中著名烈士108名,1990年6月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命名為省級重點保護單位。\為充分發(fā)揮革命烈士陵園“褒揚烈士、教育群眾”的愛國主義基地作用,打造新泰紅色旅游圣地,新泰市委、市政府自2009年以來先后投資1000余萬元對烈士陵園進行了改擴建。新辟烈士陵墓區(qū)5000平方米,建成“柳埠紅”花崗巖臥碑烈士墓2000余座,對散葬在各地的新泰籍革命烈士全部進行了集…[詳細]
    定陶烈士陵園
      定陶烈士陵園始建于1969年,座落在縣城西關(guān)菏商與定張公路臨界處,總占地面積30畝。是省級革命烈士紀念設(shè)施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市級“關(guān)心下一代教育基地”。近年來,定陶縣逐年加大對陵園資金投入力度,制定修繕改造建設(shè)規(guī)劃,本著“一年打基礎(chǔ),二年大變樣,三年上檔次”工作思路,籌資400萬元對其進行提升改造,使園容園貌日新月異,已成為一個集瞻仰、教育、休閑于一體的紅色愛國主義和國防教育基地。 進入陵園,“定陶戰(zhàn)役英雄廣場”映入眼簾,“定陶戰(zhàn)役紀念碑”赫然聳立廣場中央,七個鎦金大字閃閃放光,熠熠生輝,碑名由原山東省委第一書記,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長楊德志同志1992年親筆…[詳細]
    明泰陵
      明泰陵,位于筆架山東南麓,這里又稱“施家臺”,或“史家山”,是明朝第九帝孝宗敬皇帝朱祐樘(年號弘治)及皇后張氏的合葬陵寢。泰陵陵事的籌劃是在明孝宗去世之后!睹魑渥趯嶄洝酚涊d,武宗即位后,即著手籌辦孝宗喪事。禮部左侍郎李杰、欽天監(jiān)監(jiān)副倪謙和司禮監(jiān)太監(jiān)戴義對武宗說:“茂陵西面有個叫施家臺的地方,是個建陵的吉地,大行皇帝的陵寢可以在那營建!惫た朴医o事中許天錫也向武宗建議,派廷臣中精通風水術(shù)的人,前去復(fù)視一次。他還提議:“如有疑,亟移文江西等處。廣求術(shù)士,博訪名山,務(wù)得主勢之強,風氣之聚,水土之深、穴法之正、力量之全,如宋儒朱熹所云著,庶可安奉神靈,為國家祈天永命之助!倍Y部亦贊成這個提議。于是,…[詳細]
    大金王子陵
      大金王子陵遼天慶五年(公元1115年),大金國云蒙古王子奉皇帝之命,帶著侍從北上巡訪各地,踏邊撫民。當來到現(xiàn)今蘭西縣境內(nèi)的拉哈山時,王子立足放眼眺望,藍天白云,綠野如畫,連聲叫好:“這真是個風水寶地!”他吩咐手下人下馬休息,久久四處觀賞,如醉如癡。王子繼續(xù)北上,一路上所見,都遠不如呼蘭河畔秀美迷人。后來,王子常年奔波在外,積勞成疾,在今大興安嶺一帶患上重病,便匆匆奔上京會寧府(今阿城市)方向回返。王子彌留之際,對侍從說:“給我打一口上好棺材,用鐵鏈鎖好,運往拉哈山崗,鐵鎖斷處,就是我長眠之地!蓖踝诱f完就咽氣了。遵照王子囑托,侍從們找來鐵鎖鏈上了鎖,抬著棺材向南進發(fā)。來到王子曾下馬休息的南山坡…[詳細]
    東嶼革命烈士陵園
      東嶼革命烈士陵園位于長樂區(qū)的大象山麓的峽漳路營前街道東嶼村路段一側(cè)。東嶼烈士陵園是中共閩中地委福長林中心縣委(后改名閩中地委福馬工委)陳大鹍(組織部長)、林坡(組織副部長)、陳定波(工委組織部長)、林大猷(區(qū)委書記)、林象玉(村支書)、嚴章(游擊隊員)、林景國(游擊隊員)等7位烈士長眠之地。1949年,福州即將迎來解放,3月18日、7月27日、8月12日-派在長樂閩侯圍剿偷襲與搜捕中共地下黨員時,上列7同志中6位先后不幸被捕,1位陣亡。陳大鹍、林坡在長樂城關(guān)不幸被捕,押往江田,刑訊中,大義凜然,抗辯終日,宣傳愛國民主;深夜臨刑,兩烈士從容赴難,慷慨悲歌,高呼口號,昂首闊步,走上刑場,慘遭活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