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日韩2020,中文字幕无线免费,99 久久 女 精品,激情五月亚洲中文网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紅色旅游經(jīng)典景區(qū)旅游

    紅色旅游經(jīng)典景區(qū)

    中國人民抗日紅軍援西軍紀念館
      中國人民抗日紅軍援西軍紀念館位于鎮(zhèn)原縣屯子鎮(zhèn),建筑面積3500平方米,陳展內(nèi)容分紅軍長征途經(jīng)鎮(zhèn)原、援西軍駐守鎮(zhèn)原縣城、抗日戰(zhàn)爭期間、西府隴東戰(zhàn)役(解放戰(zhàn)爭期間的屯字鎮(zhèn)戰(zhàn)斗)四個部分,全面反映革命軍隊和老區(qū)人民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浴血奮戰(zhàn)、前仆后繼的光輝歷程,見證他們艱苦奮斗、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展示他們無私無畏、百折不撓的革命情懷。1935年10月10日,紅軍陜甘支隊長征途經(jīng)鎮(zhèn)原。毛澤東當晚留宿在三岔鎮(zhèn)北邊的一所天主教堂里,周恩來、彭德懷住在附近的窯洞里。第一縱隊及縱隊長林彪、政委聶榮臻在三岔街宿營,第二、三縱隊及李富春、葉劍英、鄧發(fā)等在距三岔街道三四里的山崗土窯里宿營。紅軍長征過鎮(zhèn)原,為鎮(zhèn)原播…[詳細]
    紅軍遵義總政治部舊址
      紅軍總政治部舊址位于遵義老城楊柳街28號,與遵義會議會址毗鄰。紅軍進駐遵義后,總政治部機關設在老城楊柳街的天主教堂內(nèi)。這個天主教堂在清同治五年(公元1867年)由法國傳教士沙布爾興建。主要建筑有經(jīng)堂和學堂兩部分,占地面積13555平方米,四周修有圍墻。峻宇雕墻,頗為富麗。紅軍進駐遵義后,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總政治部(簡稱紅軍總政治部)所轄的組織、宣傳、破壞、青年、政務等部和秘書處機關都設在天主教堂內(nèi)。為了發(fā)動群眾,紅軍剛入城,總政治部即在經(jīng)堂內(nèi)召開過群眾大會。參加開會的有泥水匠、木匠、石匠、裁縫、篾匠、打草鞋的、賣小菜的、商店老板、行業(yè)的師傅、學生、教員等一二百人。在紅軍總政治部領導下,通過群眾…[詳細]
    江華故居
      江華故居位于永州市江華瑤族自治縣大石橋鄉(xiāng)鷓鴣塘村。江華(1907—1999),瑤族,江華瑤族自治縣大石橋鄉(xiāng)鷓鴣塘村人。乳名香麟,學名虞上聰。13歲考入縣立初級國民小學,畢業(yè)后考入縣立高等學堂,后又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師范學校。1925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后轉為中共黨員。-1928年4月,任茶陵縣委書記。5月,他上了井岡山,在毛澤東領導下參加革命根據(jù)地斗爭。1929年7月,江華隨毛澤東來到蛟洋,幫助閩西特委召開閩西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隨后,任閩西特委秘書長、福建省委常委。是年冬,赴上海,參加中央訓練班學習。1930年春,江華離開上;氐胶先渭t五軍隨營學校政治教員。1932年至1933…[詳細]
    方志敏清貧園
      懷玉山方志敏清貧園及方志敏博物館。清貧園以清貧碑為中心,建設了一個占地10畝的清貧園。通往碑體有三十六級臺階,寓意方志敏傳奇、英勇、悲壯的短暫一生(享年36歲)。清貧碑項目于2005年8月25日全面完成,總投資220萬元。清貧碑建在方志敏浴血奮戰(zhàn)過的懷玉山玉峰盆地的一座小山上,背景為懷玉山主峰云蓋峰。碑體以天然的花崗巖構筑而成。由字碑、方志敏頭像雕塑兩部分組成(字碑寬10米×高4米×厚3.4米)、(頭像寬4米×高5米×厚4米)字碑正面全文鐫刻方志敏《清貧》手跡,背面鐫雕方志敏生平和在懷玉山浴血奮戰(zhàn)二十天的歷程。懷玉山是方志敏戰(zhàn)斗過的地方,這里有清貧園,蟠龍崗、懷玉書院、高竹山等文化古跡和革命遺…[詳細]
    自貢市烈士陵園
      自貢市烈士陵園位于自貢市大安區(qū),地處四周松柏環(huán)抱、環(huán)境優(yōu)美的渣口山;1984年11月經(jīng)自貢市人民政府批準開始修建;從1985年陸續(xù)開始接待謁陵群眾;每年接待來園群眾和青少年學生十幾萬人次。自貢市烈士陵園于1986年10月15日經(jīng)國務院批準為首批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于1995年1月和12月分別被國家民政部和四川省委、省政府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同年被國家民政部授予烈士紀念建筑物管理工作先進單位;2009年11月被四川省政府命名為省級國防教育基地。自貢市烈士陵園是市財政全額撥款正科級事業(yè)單位,陵園占地面積43.02畝,建筑面積2140平方米(其中:陳列館面積1560平方米,展板面積為…[詳細]
    重慶歌樂山烈士陵園
      重慶歌樂山烈士陵園,修筑于原“中美合作所”集中營舊址,地處重慶市西北郊的歌樂山下。重慶解放前夕的1949年11月27日,-軍統(tǒng)局在這里制造了慘絕人寰的大-,300多名革命者恨飲槍彈,壯烈捐軀。進入陵園的大營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原“中美合作所”閱兵場。昔日的閱兵場,現(xiàn)為一征美麗的綠化帶,大型浮雕《不朽》坐落在閱兵場的東部。革命烈士在敵人面前英勇不屈的精神,永遠受到人民的敬佩:“紅巖偉業(yè)垂青史,英烈精神勵后人。萬眾同心建四化,振興華豐夏慰魂!”每一個到此參觀的人,都會流露出這種心聲.浮雕北面是陳列總館,占地面積1159平方米。基本陳列為“中美合作所”集中營史實展,以490張圖片、108件實物和“一…[詳細]
    寧都會議舊址
      寧都會議舊址位于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東山壩鎮(zhèn)小源村委會小源第四村小組,原為曾氏房祠“榜山翁祠”,總占地面積283.5平方米。榜山翁祠建于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平面長方形,座西北朝東南,通長22.67m,通寬13.55m,通高9.9m,占地面積307.2㎡,磚木結構,小青瓦屋面,檐口設勾頭滴水,壘瓦脊,脊角上翹裝飾獸吻,硬山頂,山面為疊落式封火山墻。建筑由門廊、門廳、天井和正廳組成。地面主要為青磚工字縫墁地,局部卵石墁地。墻面為青磚眠砌下堿,墻身為單丁一斗一眠空斗墻,封火山墻,頂部設三級磚檐,飾以白灰抹灰?guī),小青瓦壓頂,如意卷草形翹角。1932年7月,蔣介石發(fā)動第四次--軍事“圍剿”,…[詳細]
    新橋反擊戰(zhàn)遺址
      新橋反擊戰(zhàn)遺址位于泰寧縣新橋鄉(xiāng)新橋村北瑤際蓬。1933年10月,國民黨軍開始對中央蘇區(qū)進行第五次“圍剿”。12月15日夜,國民黨軍攻占泰寧與黎川交界的德勝關后,中革軍委不得不下令紅軍主力撤回泰寧,開始轉入防御階段。1934年3月22日,紅5軍團第13師抵達新橋之后,立即搶筑工事并派紅38團1營趕到泰寧與黎川交界的巫寮、鹽隘兩個山口,扼制自黎川德勝關南下的國民黨北路軍第3縱隊,以打破國民黨東、北兩路軍會師新橋的計劃。3月23日起,國民黨軍以五、六倍優(yōu)于紅軍的兵力,發(fā)起猛攻,經(jīng)幾次拉鋸戰(zhàn)后,突破我防線,于3月25日拂曉,國民黨東路軍第10縱隊4師10旅一部及24團開進新橋,開始向紅1軍團第1師1團…[詳細]
    閩江輪船公司黨支部舊址
      閩江輪船公司黨支部舊址位于福州市臺江區(qū)中平路151號(原79號)。1945年夏,中共福建省委決定成立閩江工委,派莊征到福州開展城市工作。當時擔任交通員的張章淦曾利用其叔父張依鈾在閩輪修造廠當工人之便,在工人中積極開展活動。蘇華等鑒于閩江航線在溝通福州與閩北的南平、古田、建甌根據(jù)地等方面的重要性,十分重視在閩江輪船公司內(nèi)部發(fā)展組織,并要求梁寶通注意發(fā)展船上的黨員。根據(jù)上級指示,梁寶通先后在“開封”“西藏”“蘭州”號客貨輪上當助機,將伊立惠、陳梅惠、姚連香3人吸收為中共黨員。-1946年經(jīng)批準成立黨支部,梁寶通為支部書記。閩江輪船公司黨支部成立后,在團結帶領群眾反對國民黨-派的斗爭中,不斷得到發(fā)展…[詳細]
    桐梓山工農(nóng)游擊隊指揮部舊址
      桐梓山工農(nóng)游擊隊指揮部舊址位于衡陽市衡南縣廖田鎮(zhèn)陽合村西面2公里處。這里地處原衡陽、耒陽和常寧三縣邊界山區(qū),今屬衡南縣廖田鎮(zhèn)林場。1925年,當?shù)赝扔袣埣驳哪窘澈伪,帶領族人在桐梓山秘密組織洪門圈子會,他們公開劫富濟貧,響應者達130余人。1927年5月21日長沙馬日事變后,5月27日,衡陽又發(fā)生了沁日事變。國民黨反動派瘋狂鎮(zhèn)壓革命,到處追殺共產(chǎn)黨人和進步群眾,-籠罩著衡州大地。當時,中共衡陽縣委領導群眾轉入地下斗爭。共產(chǎn)黨員、縣農(nóng)運組織部長資歌鋏,發(fā)動并指揮衡陽東鄉(xiāng)的5支武裝隊伍,其中一支便是中共黨員李育松率領的農(nóng)民赤衛(wèi)隊在桐梓山一帶活動。資、李二人廣泛接觸圈子會成員,積極宣傳革命道理,在…[詳細]
    紅西路軍永昌戰(zhàn)役紀念館
      紅西路軍永昌戰(zhàn)役紀念館位于縣城北海子濕地景區(qū)水云山,前身是永昌革命烈士陵園。2013年6月,紅西路軍永昌戰(zhàn)役紀念館正式成立。紀念館占地面積6375平方米,建筑面積1184平方米,主要由紀念碑、紀念堂、烈士墓等組成,館藏文物200余件。紀念館陳展分為六個單元:奉命西征;永昌建政;鏖戰(zhàn)永昌;血肉長城;血鑄豐碑;永遠懷念。陳展內(nèi)容主要為紅西路軍在進軍河西走廊的過程中,在永昌鏖戰(zhàn)40余天的歷史。 1936年11月11日,中國工農(nóng)紅軍西路軍正式組成。11月18日,紅30軍89師267、269兩個團及總部騎兵師在軍長程世才率領下占領永昌縣城。21日,紅西路軍總部進駐縣城南街天主教堂。22日,紅西路軍…[詳細]
    湘江戰(zhàn)役灌陽新圩阻擊戰(zhàn)舊址
      新圩阻擊戰(zhàn)主戰(zhàn)場1934年11月26日,紅三軍團命令紅五師星夜趕到新圩,阻擊灌陽方向桂軍第十五軍的兩個師,第七軍的一個團,以保證紅軍全軍左翼安全,掩護紅軍大部隊過湘江。紅五師師長李天佑、政委鐘赤兵率領全師指戰(zhàn)員把阻擊陣地選擇在楊柳井附近的水口山、楓樹腳、板橋鋪一帶。紅十五團在公路左側(往灌陽縣城方向),占住鐘山、打鑼山、坦復、定復一帶,紅十四團在右側的霞上坪、判官山、打礦山、馬鞍山一線,師指揮所設在楊柳井左側山頭上;紅星炮兵營配置指揮所設在附近山頭,戰(zhàn)地醫(yī)院設在下立安村,后勤部設在上立安村。新圩阻擊戰(zhàn)是湘江戰(zhàn)役打得最艱苦、最悲壯的一次戰(zhàn)斗,這次戰(zhàn)斗歷時三天三夜。由此可見,新圩阻擊戰(zhàn)關系到紅軍的…[詳細]
    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十三軍軍部舊址
      大革命失敗后不久,浙南農(nóng)民武裝斗爭風起云涌,引起了中共中央的重視。1930年1月,中央派金貫真巡視浙南 。3月,中央軍委派胡公冕等到浙南領導武裝斗爭。5月,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十三軍在永嘉正式成立,軍長胡公冕,政委金貫真,政治部主任陳文杰,下轄三個團(師),最盛時達6000余人,軍部設在五氵束鳥 村。紅十三軍是當時編入中央軍委序列的全國14支正規(guī)紅軍之一,它以永嘉、溫嶺、永康為活動中心,進行大小戰(zhàn)斗百余次,足跡遍及浙江南部20余縣。但由于黨內(nèi)“左”傾錯誤的指導,紅十三軍斗爭最終遭到失敗。 紅十三軍斗爭雖然失敗,但它沉重打擊了國民黨反動派統(tǒng)治和農(nóng)村封建勢力,在一定程度上牽制了國民黨“圍剿”中央蘇區(qū)的…[詳細]
    晉冀魯豫抗日殉國烈士公墓舊址
      晉冀魯豫抗日殉國烈士公墓,位于涉縣遼城鄉(xiāng)石門村蓮花山下,占地面積200余畝,因安葬有抗日戰(zhàn)爭中為國殉難的著名抗日烈士而得名,又因安葬有我軍在抗日戰(zhàn)爭中犧牲的最高將領、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將軍,當?shù)厝朔Q它為“左權將軍墓”。整個墓地分三層陳列:第1層為圓形蓮花池,第2層是左權將軍紀念塔,紀念塔四周刻有朱德“名將以身殉國家,愿拼熱血衛(wèi)吾華,太行浩氣傳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及彭德懷、羅瑞卿、楊秀峰、薄一波、戎武勝等老一輩革命家的親筆題詞。第3層是左權將軍墓。以左權墓為中心,左側嶺上是冀南銀行第一任行長高捷成烈士和第二任行長賴勤夫婦的墓地。左側前方嶺上是范筑先將軍和楊裕民先生紀念塔。左后方洼地是《新華日報…[詳細]
    柳關烈士陵園
      福田寺鎮(zhèn)柳關紅軍無名烈士墓碑舊址位于原柳關管理區(qū)機關所在地(原雙紅村)。無名烈士墓碑是1930年后逐漸形成的,這里曾是第二次國內(nèi)革命戰(zhàn)爭時期湘鄂西蘇區(qū)洪湖根據(jù)地腹心地帶,紅軍第一、二、三醫(yī)院曾設于此。1931年3月,中央王明左傾錯誤路線的代表夏曦來到洪湖根據(jù)地,推行左傾錯誤路線。5月又發(fā)起大規(guī)模的“肅反”運動,即抓“改組派”,蘇區(qū)有75人被誣蔑為“改組派”而遇害。共產(chǎn)黨員張永忠(監(jiān)利縣委組織部長)、柳楊景(荊門游擊大隊長)、劉革非(湘鄂西省蘇維埃政府副主任)等也在此遇難。1932年春,紅三軍團以賀龍為總司令、鄧中夏任政委率領的紅軍精銳在襄河(含漢水)北岸瓦廟集,長時期與敵軍英勇作戰(zhàn),重創(chuàng)國民黨…[詳細]
    王孝錫烈士紀念館
      王孝錫烈士紀念館位于古豳文化旅游區(qū)游客服務中心東面,占地110平方米,以時間為序,共分為九大板塊,展出了王孝錫烈士早期革命活動期間的圖片、圖書、遺物百余件。王孝錫同志是中國共產(chǎn)黨在甘肅早期革命的領導人之一,也是甘肅青年運動的先驅者之一,王孝錫在甘肅早期的革命活動中,他曾借助國民黨西北特派員等多重身份進行地下革命斗爭活動,宣傳馬列主義,播撒革命火種,為陜甘兩省早期的革命作出了突出貢獻。并創(chuàng)建了甘肅省第一個農(nóng)村黨組織—中共彬寧支部以及甘肅省第一個革命青年組織—青年社。2010年,縣委、縣政府在創(chuàng)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古豳文化旅游區(qū)的同時,以充實景區(qū)紅色文化內(nèi)涵,弘揚革命精神,繼承烈士遺志,開展紅…[詳細]
    琳瑯山
      這里是朱德故鄉(xiāng)的自然山川。大巴山南側、嘉陵江中游四川省儀隴縣,峰巒起伏,丘壑縱橫,群嶺之中擁簇著一座獨特的山峰——琳瑯山,因天然形成的五角狀形而傳譽九洲。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這是一塊充滿著傳奇故事的旅游熱土,2003年,圍繞琳瑯山四周的朱德故居紀念地,開始修建朱德故居紀念園暨“朱德故里琳瑯山景區(qū)”,2006年被國家評為AAAA級景區(qū)景區(qū)綠化覆蓋率達90.2℅,年平均氣溫16.5℃,是天然的生態(tài)觀光休閑游覽地。琳瑯秀山水,風光毓神奇。琳瑯山雄壯巍峨,遍山蒼松翠柏,中峰突兀,五條小山梁向五個方向延伸。新中國建立后,工程技術人員測量繪圖時發(fā)現(xiàn),此山等高線分布成五角星形;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地質人員航測和…[詳細]
    史家寨晉察冀邊區(qū)機關舊址
      史家寨村位于阜平縣城東北20公里處。抗日戰(zhàn)爭期間,這里是晉察冀邊區(qū)和冀晉區(qū)(后改為北岳區(qū))黨政軍領導機關駐地。分布在史家寨及其附近村莊山坡上的一排排窯洞,便是當年邊區(qū)機關的舊址。從雷堡村至史家寨大東溝,東西8里,從紅土山村至史家寨村下漕溝,南北6里,方園近50平方華里地帶中的史家寨、雷堡、廟兒臺、家北、槐樹莊、紅土山6個村莊中的大小17道山溝里,共挖有石窯洞400多個,建土坯楦窯100多個。1983年阜平縣人民政府公布史家寨窯洞群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43年秋,日寇對阜平縣進行了三個月的“大掃蕩”,大量房屋被毀。在住房極端困難的情況下,晉察冀邊區(qū)領導機關發(fā)揚延安精神,親自挖窯洞住。當?shù)厝罕娨病?a href=/landscape/62/shijiazhaijinchajibianqujiguanjiuzhi.html target=_blank>[詳細]
    周文雍陳鐵軍烈士陵園
      周文雍陳鐵軍烈士陵園,前身為烈士紀念碑。1957年,廣東省政府在周文雍故鄉(xiāng)---開平市百合鎮(zhèn)茅岡村委會揚桃山興建“周文雍陳鐵軍烈士紀念碑”,以敬仰先烈,教育后人。于1983年重修,1999年改擴建為烈士陵園,2012年起投資2800萬元逐步完善了各項配套設施。陵園占地面積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649平方米,悼念廣場3708平方米,綠化面積7828平方米。陵園坐南向北,北靠325國道,建有牌坊、紀念碑、紀念館、紀念亭、塑像、悼念廣場以及零散烈士墓集中保護區(qū)等紀念設施。陵園內(nèi),在20多米高的平臺上建有高31.6米的紀念碑,碑上鐫刻葉選平的題詞“周文雍陳鐵軍烈士紀念碑”,碑座正面鐫刻的碑文上記錄著兩…[詳細]
    褚老圩新四軍東進抗日紀念館
      肥東縣白龍鎮(zhèn)河塘村褚老圩,距合肥市約40公里。合肥地區(qū)唯一的一座抗日紀念館——合肥市青龍廠新四軍第四支隊東進抗日紀念館(以下簡稱新四軍抗日紀念館)便坐落在該圩境內(nèi)。抗戰(zhàn)時期,褚老圩是新四軍四支隊、江北游擊隊司令部駐地,是新四軍江北抗日指揮部駐地,也是0合肥中心縣委所在地,功勛卓著的一代名將、新四軍四支隊司令員高敬亭也于此被錯殺。 昔日:抗日指揮中心1939年3月,新四軍四支隊司令員高敬亭率部到達青龍廠褚老圩,司令部就設在村民褚民安家。1939年6月,葉挺、張云逸、鄧子恢、羅炳輝等新四軍領導人帶領四支隊視察并駐足指導革命工作;同年11月,劉少奇化名胡服亦到青龍廠指導抗日工作。自此,褚老圩便成了抗…[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