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莊革命烈士陵園座落在紀莊西南。建于1962年,占地15畝,有革命烈士紀念碑一座、烈士墓86座,為紀念回民支隊在1942年6月2日反擊日本侵略軍的圍剿中英勇犧牲的烈士而建。
1984年6月2日,為紀念八路軍冀中軍區(qū)回民支隊千傾洼反圍剿42周年,由共青團阜城縣委員會發(fā)動全縣共青團員和青少年捐款5千余元,于烈士陵園紀念亭前建立紀念碑一座,碑高7米,碑文正面題詞為“烈士捐軀地,英魂育人鄉(xiāng)”。共青團阜城縣委員會為紀念碑撰寫了碑文。
回民英雄紀念碑碑文: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冀中回民支隊,高舉抗戰(zhàn)義旗,在民族英雄馬本齋率領下,馳騁于燕趙之野,征戰(zhàn)于齊魯之間,念人民、抵外辱,抗日英名驚敵膽,殺倭寇,爭獨立,為我中華振聲威。在慘絕人寰的“五一大掃蕩”中,支隊勇如猛虎,驕若游龍,數次沖決敵人的羅網,轉戰(zhàn)至景縣阜城。一九四二年六月二日,日酋岡村寧茨調集日偽軍萬余人,在阜城縣紀莊、高莊一帶企圖“合圍”。面隊數倍于己之敵,司令員馬本齋指揮若定,全體指戰(zhàn)員同仇敵愾,浴血奮戰(zhàn),拼搏經日,斃敵四百二十余名。終于沖破“鐵壁”,使敵人望塵而莫及。英雄的業(yè)績至今眾口皆碑,在群眾中廣為流傳。為勝利突圍,大隊長馬永標、馬國忠等八十余名指戰(zhàn)員忠勇殉國,鐵血灑碧野,光輝照人間。
值此千傾洼反合圍戰(zhàn)斗四十二周年之際,為了以革命烈士的革命精神激勵青少年的愛國熱忱,共青團阜城縣委決定,倡導全縣廣大青少年和各界人士,捐款建碑以為紀念,縣委和政府各級黨政領導率先響應并親自奠基。全縣干部職工和青少年奔走相告,慷慨解囊,把十萬顆敬仰之心化做豐碑,敬獻烈士靈前,以志永久的懷念?梢愿嫖康氖,中華民族已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蕩滌了舊社會留下的污泥濁水,醫(yī)治戰(zhàn)爭的創(chuàng)傷。廣大青少年將繼承先烈的遺志,化愛國之心為報國之力,為振興阜城,振興中華,為把祖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