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賈柏遺址位于汶上縣城東3公里的東賈柏村東南約300米的高地上。遺址東西長約300米,南北寬約50米,總面積約15000平方米。1986年文物普查發(fā)現(xiàn),1989年春至1990年春,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東隊組織力量進行鉆探發(fā)掘。
兩次發(fā)掘出揭露面積1000平方米,發(fā)現(xiàn)房跡10余座,灰坑十幾個,清理墓葬19座。房跡形狀有葫蘆形、圓形兩種,均為半地穴式建筑。每座房子面積8—20平方米不等。墓葬分布較為集中,多在距地表30厘米以下,以仰身直肢葬為主。除單人葬外,還有3人葬,遷出葬和二次葬。具有母系氏族社會外對偶婚的特征。
出土器物有陶、石、骨、角器等一百多件,其中陶器有缽、盤、盆、碗、小口短頸雙耳罐等;石器有磨盤、磨棒、石斧、石錛等;骨器有骨針、骨錐、束發(fā)器等。陶器都是手制,陶質稍軟,以夾砂紅褐陶為主,制作比較原始。石質生產工具,體形厚重,仍保留打制痕跡,磨制加工的部分也顯得粗糙。在這處遺址上還采集200余件細石器。這些細石器中,有石核、石片、刮削器、尖狀器、雕刻器等,大部分為黑色燧石及少量有石英石直接打制而成。
通過發(fā)掘初步探明,東賈柏遺址,是一處原始社會早期系北辛文化類型,距今7000年左右的文化遺存。北辛文化是迄今黃河下游發(fā)掘最早的原始社會的文化,比大汶口文化早1000多年,屬母系氏族社會的發(fā)展階段。此處發(fā)掘的墓葬群從隨葬的陶器、石器、骨器中可見7000年前的人類生活習俗。在這里采集的200余片距今一萬年以上的細石器,在國內平原地帶也是首次發(fā)現(xiàn)。這一發(fā)現(xiàn),否定了“平原不可能有細石器”的觀點。同時,也填補了濟寧市細石器的空白,為尋找北辛文化的淵源,提供了新的線索。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