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向天墓
彝族向天墓位于威寧縣城東北20公里的鹽倉鎮(zhèn),分布在大墳梁子、小墳梁子周圍。另在二塘、龍場、中水、羊街、大街、城關等鄉(xiāng)鎮(zhèn)也有發(fā)現(xiàn)。
向天墓分兩種類型:
I型:以毛石砌橢圓石墻,直徑一般在10—20米,如墓依山而建,則依山一側的石墻的頂部與墻外地表大體齊平,而另一側石墻則高出地表2米左右,石墻內地表略高于墻外地表,中尖有一封土堆,直徑3—4米間,高1米以內。少數墓在圓墻一側建有一段弧形石墻或半圓石墻,也有的墓葬不用石頭而用泥土筑成橢圓形墻,這類墓葬規(guī)模較小,圓墻直徑在10米左右,還有的墓葬周圍砌石墻,中央用泥土填平,形成封土堆。
據當地老百姓說:這些墓葬是屬于當時君王家的奴隸死后埋葬的,因此,這些墳和君王墳有很大的區(qū)別,其形狀相似,但占地少、規(guī)模小。
II型:以鹽倉大墳梁子的大墳和小墳梁子的小墳為主,兩處山崗因有大墳和小墳而得名。大的向天墳,彝族稱為祖穆烏曲既“君王墳”。是彝族占烏撒部落的首領。該墳有橢圓形的大封土堆,現(xiàn)存墓基南北長45米,東西寬29米,封土堆頂部長27米,寬15米,高10米,周圍有大、中、小三臺未經加工毛石相砌的三道石墻。北面有階梯,石墻與封土堆間及石墻距離分別為2.5米、4米、3.5米,每道石墻均有臺階達于頂端,頂部有一用毛石砌成的凹口,直徑1—2米,然石壘起一封土堆向著天上的星。
在該墳的東南五百米處有一小墳,也是用未加工的毛石就其自然形狀圍砌成圈,略成單圓臺形。俗稱“普安墳”,F(xiàn)存墓基直徑22米,高約5米,其墓主是揀馬壩村阿景氏族(漢姓王)的始祖阿景邁帕,是烏撒部落某一代首領的女婿,也是元、明時期黔西普安土司家的祖先。在彝王墳二百米至三公里周圍還有幾座向天墳,它們的頂部都有一封土堆向著天上的星,其中有較大的五座與彝王墳和普安墳向著天上的北斗七星,成為北斗七星的分布。所以,有的人又將其稱為“向星墳”。
在以威寧鹽倉古烏撒部落彝王墳為中心,約一百公里范圍內有向天墳五、六十座,但以鹽倉的向天墳較為集中,其分布也比較規(guī)整。
據有關專家認為,“鹽倉彝王墳是現(xiàn)存最大的向天墓,是彝族實行火葬,放置骨灰的一種方式;但向天墓的主要功能不是放置骨灰,而是作為觀測天文之用。彝王墳座落在一座山上,在其正南有一個孤立的山峰,而在其東、西、北三面都只有比向天墳所在山矮的小山,所以墳南面的山峰的高度及向天墳的距離,根據當地緯度粗略估算,當夏至前后,日中時峰影正投射在向天墳的頂口。在此向天墳北面尤為開闊。在夏天的晚上,斗柄南指時,正在墳頂上面,彝族自古最重視的天象就是太陽和北斗星,在這座墳西南面五百米處,還有一座小墳(附馬墳),從小墳的頂向東北望去,與該地夏至日太陽出地平線方位一致,這樣的配置并非巧合,而是受某種觀念或需要的支配。”
彝王墳和附馬墳在本世紀五十年代尚完好,從六十至七十年代這二十年中,搞農業(yè)學大寨和“文革”中,各大隊搞修建,將向天墳的石頭運去燒了石灰,使鹽倉的向天墓遭到嚴重破壞,在那里還可以看到遍地的碎石,但臺基猶可辨認。封土堆的頂部還有一個1-2米的凹口。
彝族向天墓雖被破壞,但還保持一定的原貌,清晰可辨的臺基,就其價值而言;它具有悠久的歷史、哲學、科學意義,它是現(xiàn)存的中國文明史之一,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研究中國文明史難明其究之謎的實物,可以肯定,向天墳是研究彝族歷史的最有力的實物資料,也是研究古烏撒部落政權結構不可多得的實物史科。
一九八五年被貴州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景點位置
貴州省畢節(jié)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鹽倉鎮(zhè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