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省崇仁縣有一座叫相山的山,山上有兩座道觀,主峰稱為老殿,次峰稱為新殿,兩殿統(tǒng)稱萬福宮;相山萬福宮是東漢仙人欒巴修練的道場。從萬福宮初建迄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而崇仁縣在公元522年前即沒有任何建置,也不存在領(lǐng)地。在南朝肖梁普通三年,公元522年在相山腳下,今公溪鎮(zhèn)古城建置了巴山縣,南朝武帝大同二年公元536年升巴山縣為巴山郡。從公元522年之后崇仁縣才有了自己的建置和領(lǐng)地,所以,崇仁縣的建置是離不開相山萬福宮的。
初置的巴山縣和巴山郡都和欒巴分不開,因?yàn)橄嗌绞菣璋托蘧氈,原名就叫“巴山”,是宋朝紹興間公元1131—1162縣令孫懋為避欒巴(東漢豫章太守、曾隱此)諱,改稱相山,F(xiàn)在的崇仁縣是從原巴山縣改名而來的;現(xiàn)在的崇仁縣政府所在地依然稱為巴山鎮(zhèn)。崇仁縣是在清朝雍正年間從公溪鎮(zhèn)古城遷至現(xiàn)在的所在地黃洲的,原巴山縣改名為崇仁縣。所以,崇仁縣的人民為紀(jì)念相山萬福宮為崇仁縣做出的貢獻(xiàn),曾于一九七八年和一九八六年由康運(yùn)芬的母親陳義金、寧愛娥,廖水英等人兩次牽頭重修相山萬福宮,皆因山高路陡,沒有香火,沒有人在山上住持看守而重新被毀。二OO四年元月二日崇仁縣政府正式批準(zhǔn)相山萬福宮為宗教活動場所;也是崇仁縣唯一開放的一所道教活動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