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郡接官亭,俗稱觀音大士亭,坐落于泉郡臨漳門外黃甲街,亭古名盛,有“閩南--”之美譽,歷來香火鼎盛。
據(jù)郡志載,宋慶元四年(1198年)臨漳門外有甘棠、棠陰、龜山三橋,三橋盡處有古接官亭,供奉觀音菩薩,亦稱觀音大士亭。
明萬歷辛丑夏,洪水泛溢入亭,水退不見菩薩佛像,里人稱菩薩己駕波歸南海普陀山。同年江水漂來旃檀巨木,滯亭邊不去,拾入亭中,異香盈亭,夜?fàn)N毫光。里人異之,遂聘名師巧匠,依唐閻立本所繪之觀音大士像雕就菩薩“三身”,一立二坐,莊嚴(yán)妙相,形神兼?zhèn)。蓋“三身”乃法身、報身、應(yīng)身,系菩薩應(yīng)眾生之機緣而變化之佛身。
觀音亭建筑群造型奇特,由前后左右中五亭組成,占地面積5880平方米,建筑面積746平方米。中亭曰過街亭,左右為拜亭,前亭供奉十八羅漢,后亭中祀觀音大士及善才龍女,左祀梵天圣母媽祖,右祀地藏王菩薩。五亭成“十”字形結(jié)構(gòu),抬梁式硬山頂,斗拱翹脊,古色古香。
觀音亭近幾年蒙眾善信支持,耗資數(shù)百萬陸續(xù)修葺、增建:原觀音亭升高米余、依舊制重建,莊嚴(yán)典雅,風(fēng)貌依然。復(fù)建之大殿、中殿則巍峨壯觀,雕梁畫棟,金碧輝煌。中殿供奉送子觀音,大殿供奉釋迦牟尼、藥師如來、阿彌陀佛三世尊佛。附建圍墻、大山門、鋪建石埕,還增建生活區(qū)等配套設(shè)施。今日之觀音亭,琳宮紺宇,氣勢恢宏,儼然一大蘭若。寺內(nèi)花木扶疏,巨榕蓊蔚,周遭芳草萋萋,景色優(yōu)美。
觀音亭內(nèi)文物頗多:有鑲嵌于西側(cè)墻上之碑石“觀音大士像記”,系明萬歷三十年(1602年)解元李光縉集王羲之書法為記,字跡清晰,歷歷可辨,現(xiàn)存系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原碑重立;正面壁上嵌有道光年間雕于青石上之竹畫四幅;有明萬歷年間之橫楣木雕,上刻雙鳳朝牡丹;有鐫刻楹聯(lián)之宋代石柱四根;后亭石柱上刻明代大書法家張瑞圖的行書對聯(lián);另有鐫刻陰陽文之古碑石數(shù)塊,皆十分珍貴之文物。新建殿宇、山門之楹聯(lián)、匾額乃陳泗東、王愛琛、吳捷秋等泉州名士所撰書,令觀音亭平添雅趣而展示儒佛交輝之風(fēng)采。
堪輿家稱觀音亭為清源、紫帽兩山脈交匯之處,居“神女坐機”穴。大殿、中殿,織機也;甘棠橋、棠陰橋、龜山橋與大道連成一線,穿亭而過,織線也;亭外古井,浣紗井也;觀音亭處機座之位,操機而織;車人往來,織梭之來回也;江水嘩嘩,織機之聲響也。
觀音亭環(huán)山面海,襟鯉城而帶筍江;清源山三臺聳峙,屏障于后;泉州灣海潮澎湃,朝揖于前;龜山崢嶸,拱衛(wèi)于左;紫帽巍峨,環(huán)護于右。群峰疊翠,風(fēng)光旖旎,“筍江月色”為古時泉州八景之一。古跡“石筍”和“山川壇”,一為省級重點文物,一為古代泉州祭祀山川、風(fēng)云雷雨之神壇。
清紫拱秀,江海鐘靈,龜鯉呈瑞,佳穴聚氣,接官亭神勝佳地,得天獨厚,既是禮佛寶地,又是游覽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