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州故城位于睢縣北關。年代為宋。 睢州故城是河南省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呂祖廟,位于睢縣南門內文化路東街路北,為睢州八景之一。始建于明天啟二年,距今已有378年歷史。其建筑布局頗具匠心,整個建筑外觀象一艘戰(zhàn)船,且四周環(huán)水。山上建筑有山門,大殿,望月臺,呂仙洞等。山下有大石坊,石碑,石馬等石像生![詳細] |
東關明清一條街。城東古色古香的明清一條街,展示了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無窮魅力;即縣城東關大街。始建于明代中期,至清末民初遂臻極盛,為豫東地區(qū)最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之一,曾吸引方圓數(shù)百里的客商前來交易。更有晉商、徽商及福建等地商賈在此定居經營,晉商曾建“山西旅睢同鄉(xiāng)會館”。街東西長1000米,寬7米,青磚鋪地。商戶沿街排列,其建筑式樣大致相同,但豪華儉易各異。一般是前有出廈,出廈以紅色油漆木柱支撐,活動門……[詳細] |
劉莊平民夜校舊址位于縣城西兩公里劉莊村西。1928年3月睢縣籍早期共產黨員姜朗山在劉莊發(fā)動農民,組織農民協(xié)會,不久解散。姜朗山轉入地下活動。他拿出自家財產,把附近4座廟宇拆掉,創(chuàng)建了劉莊小學,共有40間房、占地30多畝。學校大門門楣上題寫著“喚起民眾”4個大字,門兩旁寫著“昔日蔓草荒蕪凋蔽凄涼,今朝人才薈萃莊嚴燦爛”一副對聯(lián)。1929年9月,姜朗山在劉莊小學成立貧民夜校。姜朗山和進步知識分子李省三……[詳細] |
睢縣抗日聯(lián)合政府舊址。1944年8月,中共領導的抗日武裝水東獨立團在地方武裝配合下,攻克敵偽據點長崗集,隨后在長崗南數(shù)里閆莊村召開祝捷大會,會上宣布睢縣抗日聯(lián)合政府正式成立,并將辦公地點設在該村閆氏祠堂內。祠堂為瓦房三間,坐北朝南,至今保存完好,1981年5月被縣人民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襄陵。一名襄臺,一名望母臺。傳為春秋五霸之一宋襄公陵墓。位于城湖湖心島東北隅,原為一夯筑高臺,版筑之跡,至今歷歷可見。襄臺或傳為宋襄公望母臺,或以為襄公墓。耕人常于其地拾金珠諸寶器。崗上有老榆數(shù)株,經秋莢飛紛紛如翦亂楮,以其秋莢名拗榆。崗及臺上生棘樹,秋晚結實,殷紅累累。又清初睢州名士田蘭芳作《駝崗記》一文,其中提及襄臺處略同此詩之注,可見二三百年前襄陵景象。襄陵土塚高聳,屹立水涯,四周佳木蔥蘢,……[詳細] |
文廟大成殿。又稱黌學大成殿。位于縣城建設路南。始建于清康熙十年(1671年)。黌學即原睢州儒學,大成殿為其主要建筑,用以奉祀儒家創(chuàng)始人孔子。民國后黌學逐漸圮毀,原址移作他用,現(xiàn)僅存大成殿,殿進深五間,面闊五間,前出后包,琉璃瓦蓋頂,滾龍脊兩端安放鴟吻,沿垂脊向下依次安放雉、魚、海馬。1981年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
寶墨亭。原在舊城(今城湖)西北隅乾明寺內。宋紹圣元年(1094年)閏四月二十一日,蘇軾被貶官遠流嶺南(今廣東),途中遇雨,夜宿襄邑乾明寺,應當?shù)厝耸恐,手書舊作《洞庭0》、《中山松醪》二賦。后邑人刻二賦于石,建亭以覆之,亭名“寶墨”。金元后寺圮碑失亭廢。二賦手跡寶墨流入清代皇宮。清末民初從皇宮流出,為民間所收藏。“文革”后收藏者后人將墨寶捐獻給吉林省博物館。1985年睢縣書法愛好者陳旭自該博物館……[詳細] |
恒山漢墓群。位于縣城北5公里趙莊村與王莊村之間,原南北長500米,東西寬150米,地勢高于四周,即舊志中所稱之恒山。舊時文人所詠“睢州八景”,“恒山籠秀”是其一景。山上原建有恒山寺,今已不存。20世紀50年代以來,當?shù)卮迕裼诖烁鲿r,常發(fā)現(xiàn)漢墓,多為26×15×5cm繩紋磚砌墓,亦有空心磚砌墓,出土器物陶器為多,另有玉璧、玉帶鉤、鐵劍、鐵剪等。漢墓外,還發(fā)現(xiàn)上限年代不可確定的古文化層,采集到自龍山……[詳細] |
承匡故城AAA 承匡故城。又名承匡城、匡城,匡或作“筐”,位于縣城西15公里匡城村西北。承匡歷史甚古!蹲髠鳌酚小埃敚┪墓荒辏ü616年),叔仲、惠伯會晉郤缺于承匡”的記載!稇(zhàn)國策》記有“犀首以梁與齊戰(zhàn)于承匡”一事,皆指此地。當西周時,承匡本為宋國西部邊境要地。到戰(zhàn)國時此地入于魏國。秦滅魏后,于此地設承匡縣,后以此地“卑濕”,乃徙縣于襄陵,而承匡城遂廢棄,F(xiàn)城垣仍殘存,逶迤數(shù)百米。城西南有一夯筑土臺,……[詳細] |
駝崗遺址。該遺址位于城湖東北隅駝崗之上,F(xiàn)土丘高五米左右,據夯筑結構可以斷定戰(zhàn)國時期就有重要地面建筑,地面上可揀到大量東周時期的陶片,地下尚待發(fā)掘。1981年被縣人民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犁崗古文化遺址。該文化遺址原為高3米的土阜,東西長120米,南北寬80米,位于平崗鎮(zhèn)崗下坡村和犁崗村之間,一部分壓在犁崗村下。村民在此處取土時發(fā)現(xiàn)漢代磚室墓和石棺墓,出土的陪葬品有陶壺、陶罐、陶倉、陶鼎、陶鈁、銅鏡、五銖錢等。遺址存留的文化層大部分為殷商文化層,有灰坑數(shù)處,隨處可采集到瓦、鬲、罐等器物碎片,并發(fā)現(xiàn)鹿角銅錛一枚。遺址內涵豐富,對研究豫東地區(qū)殷商文化有一定價值。1981年被縣人民政府公……[詳細] |
喬寨龍山文化遺址。該遺址位于周堂鎮(zhèn)西喬寨村南,西北距縣城6公里,原為一高出周圍地面數(shù)米的古代夯筑土臺,東西長200米,南北寬150米,其土質與四周黃壤不同,為黑色壤土。其上原有廟宇,名“雙塚寺”。1947年國民黨睢縣第六區(qū)(白廟區(qū))區(qū)部在此建據點時挖出漢墓數(shù)座,出土大量漢代殉葬品,以五銖錢為最多,但全部流散!拔母铩逼陂g再遭破壞,土臺大部被鏟平。從保留的斷面看,地表以上土層含有東周至漢代陶片,地表……[詳細] |
無憂寺塔。位于城南20公里處平崗鎮(zhèn)周塔村東的唐朝無憂寺塔,構思巧妙,超凡脫俗如一位溫柔嫻靜的少女,歲月的殘缺依然不減大唐風韻的高貴典雅;位于城南。塔原為八棱五級磚塔,民國初年被拆去兩級,現(xiàn)存三級。每級有相對兩門,無門各面飾菱形磚雕假窗和佛像磚,轉角處為圓形擎檐柱,檐下有斗拱,用迭澀磚砌成,檐上為反迭澀磚層,翼角翹起。塔內有梯形塔心室,可盤旋登頂。此塔雖損壞嚴重,但其精湛建筑技術仍清晰可見。北宋建都……[詳細] |
睢縣抗日聯(lián)合政府舊址——閻家祠堂 位于睢縣后臺鄉(xiāng)閻莊村內,現(xiàn)有房屋三間,保存完好。194,4年5月28日,我地方武裝配合獨立團打開長崗,在閻莊召開了祝捷大會,睢縣民主政權正式宣布建立,這里是縣政府辦公地點![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