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瀾索橋又名“安瀾橋”、“夫妻橋”。全長240多公尺,飛架岷江南北,是古代四川西部與阿壩之間的商業(yè)要道,是藏、漢、羌族人民的聯(lián)系紐帶。安瀾索橋:始建于宋代以前,明末毀于戰(zhàn)火。索橋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如碗口的竹纜橫飛江面,上鋪木板為橋面,兩旁以竹索為欄,全長約500米,F(xiàn)在的橋,下移100多米,將竹改為鋼,承托纜索的木樁橋墩改為混凝土樁。坐落于都江堰首魚嘴上,被譽為中國古代五大橋梁,是都江堰最具特征……[詳細] |
“自古府、州、郡、縣,各有守土,固恃宰治干顯,猶賴神贊乎幽”(清孫天寧《重修城隍廟碑》),這幾句話說明了城隍廟在舊時代的地位和作用。城隍廟座落在玉屏山麓,始建于明代。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住持張來翕“庀材鳩工,大興土木,重建殿宇,培修院臺。惟以余積支持,稍藉募捐資助。精一心以圖畫,歷三載而告成”!坝智覐V栽繁蔭,力謹維持。挺松柏之千章,郁青杉之十畝”(清•孫天寧《重修城隍廟碑……[詳細] |
二王廟原名“崇德祠”,寓意李冰治水有功,人們推崇他的恩德。(公元494年)僅塑李冰石像一尊。宋開寶五年(972),成都平原五谷豐登,人們懷念李冰疏江導水的恩德,增塑像李二郎石像一尊。宋、元兩代,李冰父子先后敕封為王,故將崇德祠改為二王廟。從此,蜀人敬李冰如神明。明朝末年(1644),二王廟毀于戰(zhàn)亂,清同治、光緒年間(公元1862年至1908年),相繼修復。本世紀三十年代二王廟主體建筑毀于火災,再次……[詳細] |
寶瓶口是進入都江堰景區(qū)的第一個水利工程。實際上是李冰人工挖掘的一個寬不足20米的水渠,但卻極其關鍵,是內(nèi)江水進入成都平原的咽喉,用以嚴格控制內(nèi)江水進入成都平原的流量。其從高處看像瓶口,故而得名,亦取“保佑平安”之意。俯瞰寶瓶口最好的位置是伏龍觀頂層,可觀濤濤江水穿過寶瓶口的盛景。望著那奔騰而下、純凈至綠的珉江,心中滿是對古人智慧的佩服。寶瓶口:寶瓶口起節(jié)制閘作用,能自動控制內(nèi)江進水量,是前山(今名……[詳細] |
伏龍觀位于離堆公園內(nèi),下臨深潭,傳說李冰治水時在這里降服孽龍。伏龍觀現(xiàn)存殿宇三重,前殿正中為東漢時期(公元168年)所雕的李冰石像,高2.9米,重約4噸,衣襟兩側有陰刻題記,殿內(nèi)還有東漢堰工石像、唐代金仙和玉真公主在青城山修道時的遺物——飛龍鼎。后殿有電影放映室,放映中、英文兩種版本的彩色影片《都江堰》,形象地向游人介紹都江堰水利工程的規(guī)模和科學原理。殿內(nèi)還有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模型及國內(nèi)外要人參觀都……[詳細] |
都江堰市區(qū)西,城門雄偉,城堞從江邊沿山脊直上,這就是古城遺跡西門城樓和古城墻。前人“壓堞山光繞半城”的詩句,贊美的就是古城垣形成的勝景。這里宋代以前沒有城垣。城區(qū)東邊只到今百貨公司附近,“歲配鹿角為寨”。宋元祜(公元1086~1094年)間,劉隨任永康軍(今城區(qū)宋代為永康軍治所)判官,他見“軍無城堞,每伐巨木為柵,壞輒以他木易之,頗用民力”,就動員全城百姓“環(huán)植楊柳數(shù)十萬株,使相連屬,以為限界,民……[詳細] |
松茂古道起于都江堰市區(qū)西,止于松潘,全長320公里,是古代溝通成都平原和川西北高原物資交流的交通動脈。松茂古道古稱“冉嚨山道”。李冰創(chuàng)建都江堰時,多得湔氐之力,因而鑿通龍溪、娘子嶺逕通冉瓏的山道。后經(jīng)許多代人的努力,才形成這條“松茂古道”。古道越山過水,沿途風光綺麗多姿,馬幫商旅絡繹不絕。清末,邑人董湘琴應聘到松潘作夏鎮(zhèn)臺幕僚,將沿途所見所感寫成長篇記游詩《松游小唱》,堪稱古代松茂古道的風情畫卷![詳細] |
“深淘灘,低作堰”是都江堰的治水名言,淘灘是指飛沙堰一段、內(nèi)江一段河道要深淘,深淘的標準是古人在河底深處預埋的“臥鐵”。歲修淘灘要淘到臥鐵為止,才算恰到好處,才能保證灌區(qū)用水。低作堰就是說飛沙堰有一定高度,高了進水多,低了進水少,都不合適。……[詳細] |
俗話說“飲水之時,怎能忘掘井之人;良蔭之下,豈可忘植樹前輩”。都江堰水利工程已經(jīng)有兩千二百多年的歷史了,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都江堰的社會功效與日俱增,這不僅要歸功于李冰的科學選址,設計,施工,更要感謝從秦漢以來的歷代駐川官吏和有識之士對都江堰的悉心維護。為了紀念治水先賢,都江堰人修建了這條長150米,寬14米的堰功道,左右置放了十二尊古樸凝重的青銅雕像,分別代表了從秦漢時期------唐、宋、……[詳細] |
古時飛沙堰,是用竹籠卵石堆砌的臨時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澆鑄,以保一勞永逸的功效。……[詳細] |
飛沙堰溢洪道位于金剛堤尾部、離堆前端,長約200米,高2.15米,其作用是當內(nèi)江水量較小的時候,攔水進入寶瓶口,起著河堤的作用,保證灌區(qū)水量。飛沙堰溢洪道又稱“泄洪道”,是都江堰水利工程中第二大主體工程。表面平凡無它,但功用巨大,通過巧妙的設計不僅能疏通洪水、分流,還具有強大的排沙石功能,是都江堰確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災的關鍵要害。尤其當夏季岷江水量充沛時,欣賞這一工程非常有感覺。到二王廟的那座山上俯……[詳細] |
導游臥龍自然保護區(qū)——熊貓的故鄉(xiāng),位于四姑娘山東麓的皮條溝兩岸。皮條溝又名臥龍溝,溝內(nèi)河流稱皮條河,水流湍急,一瀉千里,匯入綿江后經(jīng)岷江流入長江。河流兩岸,峽峰對峙。河中巖石高達三四米,矗立江心,經(jīng)傾瀉的河水撞擊激起朵朵浪花,猶如碎玉飛瓊,景色十分雄偉壯觀?袋c到臥龍,當然主要是以看熊貓為主啦。不過,臥龍保護區(qū)里不光只有大熊貓可以看,還有很多珍稀的國家保護動植物,還有一些人工繁殖大熊貓、金絲猴等的……[詳細] |
介紹位于都江堰市西北龍溪鄉(xiāng)境內(nèi),距離成都84千米,地處成都平原與川西高原過渡的龍門山區(qū),集中了高山、湖泊、溪流、瀑布等地貌景觀。是“春看花,夏避暑、秋觀葉、冬賞雪”的四季旅游勝地。•山中四季都很美,春秋季賞杜鵑花和紅葉,夏季避暑,冬季玩雪。景點介紹龍池國家森林公園內(nèi)有清澈的湖泊和瀑布、茂盛的森林,造山運動形成的怪石奇景,此外還有很多珍稀的動植物。山中一年四季景色都很美,春季滿山都是杜鵑……[詳細] |
介紹 獵人峰位于雙橋溝內(nèi)25公里處,海拔5360米,旁鄰尖子山。兩座高峰摩肩而立,中間一巨大石柱,高達數(shù)十米,形如一人屹立。迎朝陽,披彩霞,似有期盼,若有等待。相傳,此石柱由獵人變化而成,故名獵人峰,為雙橋溝絕境之一。交通 乘火車到成都或都江堰,換乘汽車到山下的日隆。再乘旅游車到雙橋溝獵人峰景區(qū)。四川成都……[詳細] |
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區(qū)AAAAA 青城山位于四川省成都平原西北部,東距成都68公里,距都江堰僅10多公里。主峰老霄頂海拔1600米。青城山因其四季常青,滿目青翠,諸峰環(huán)峙,狀若城廓而得名,素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譽,與劍門之險、峨嵋之秀、夔門之雄齊名。青城山分青城前山和青城后山。前山景色優(yōu)美,文物古跡眾多;后山自然景物神秘綺麗、原始華美如世外桃源。青城山都江堰風景名勝是國家AAAAA旅游景區(qū);2000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2006年作為……[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