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鐘鼓樓廣場位于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的交匯處,廣場西側屹立著已有六百多年歷史的鐘樓,東側屹立目前所存在全國最大的鼓樓。鐘鼓樓廣場建于上世紀90年代末期,始建之初將建于兩樓之間的雜亂建設筑拆除,使從前很難相見的鐘樓和鼓樓“相見盡歡顏”成為了西安市一大景觀,鐘鼓樓廣場是一項古跡保護與舊城更新的綜合性工程。環(huán)境藝術設計沿著“晨鐘暮鼓”這一主題向古今雙向延伸,在空間處理上吸取中國傳統(tǒng)空間組景經驗,與現(xiàn)代城市……[詳細] |
湘子廟原為韓湘子故居,建于宋代,是西安城內現(xiàn)存的唯一道教祖師廟。傳說湘子廟是“八仙”中的韓湘子出家之地,創(chuàng)建于宋,道教界亦說創(chuàng)建于五代,金元時毀于戰(zhàn)火,現(xiàn)在湘子廟的格局是定于明代的。自明末到民國初,湘子廟一直香火鼎盛,后經戰(zhàn)亂,其殿堂或被占或遭毀。湘子廟后院在民國時期被借用,解放后為清潔隊辦公處,去年2月有關單位騰出了湘子廟。碑林區(qū)旅游興區(qū)戰(zhàn)略辦公室特邀顧問王廣瞞說,全國的湘子廟有十多處,西安的湘……[詳細] |
大清真寺位于西安鼓樓西北的化覺巷內,又稱化覺巷清真大寺,它與西安大學習巷清真大寺并稱為中國西安最古老的兩座清真大寺,因其在大學習巷寺以東,故又叫東大寺。大清真寺位于西安市鼓樓西北隅,是一座歷史悠久,規(guī)模宏大的中國殿式古建筑群,是伊斯蘭文化和中國文化相融合的結晶。該寺院始建于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歷經宋,元,明,清各代的維修保護,成為目前的格局。該寺屬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又晉升為全……[詳細] |
西安碑林博物館AAAA 碑林是收藏我國古代碑石時間最早、數目最大的一座藝術寶庫。這里名碑林立,藏品豐富,是我國古代書法藝術的寶庫。同時匯集了古代的文獻典籍和石刻圖案,記述了我國文化發(fā)展的部分成就,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實,馳名中外。愛好書畫和歷史的游客不可錯過。介紹西安碑林創(chuàng)建于公元1087年,是收藏我國古代碑石時間最早、數目最大的一座藝術寶庫,陳列從漢到清的各代碑石、墓志一千多塊。這里碑石如林,故名碑林。西安碑林內容豐……[詳細] |
寶慶寺華塔位于南門內書院門街西端路北。寺初建于隋仁壽年間(公元601~604年)。傳說唐文宗時將其所食顯觀音形象的蛤蜊送此供養(yǎng),并以五色磚建塔,故此寺唐時又稱“花塔寺”。寺址原在當時的安仁坊,可能是唐天祐元年(公元904年)韓建縮建長安城時,遷建今址。今址僅存明景泰年間(1450~1456年)所建磚塔一座。此塔為七層樓閣式實心磚塔,平面呈六邊形,底層邊長2.7米、通高23米。塔身以青磚砌成。第一、……[詳細] |
西安市興隆巷42號是高培支的故居,高家大院歷經百年滄桑,是西安市保護最完整的民居院落之一,先后被批準為省市兩級文物保護單位。高培支(1881~1960),著名劇作家、教育家,于1912年創(chuàng)立西安易俗社,曾4次擔任易俗社社長,并于解放后率先將易俗社上交國家。高家大院是高培支先生生前舊居,建于清代,因該宅院保留了古樸、傳統(tǒng)的民居建筑風格,歷經百年滄桑后“高家大院”作為我市唯一一所民居院落,被完整地保留……[詳細] |
奎星閣位于碑林博物館正門外咸寧學巷的東側,由于周圍民房林立,而且地處偏僻,不僅是一般游人和市民,即使是文史地志方面的專家也未對其多加留意!翱恰笔屈S道二十八宿之一,古人信奉其主宰文運。這座塔-閉在高墻深院之中,知道的人很少。寶塔為兩層方形實心磚塔,塔基邊長約為4.1米,高約為14米,在塔身北側正上方,有“奎星閣”字樣的磚雕銘文,銘文下方有一壁龕,里面是一個泥塑的奎星神像,奎星單腿站立,手提方斗![詳細] |
臥龍寺位于陜西省西安市碑林區(qū)柏樹林街,是國務院確定的漢族地區(qū)佛教全國重點寺院。據寺內碑刻載,臥龍寺創(chuàng)建于漢靈帝時(168—189年)。隋朝時稱“福應禪院”,距今已一千八百多年。唐朝時,因寺內保存著吳道子在這里畫的觀音像,又稱“觀音寺。唐懿宗咸通年間(860年)和僖宗乾符年間(874年),先後在寺內建立石刻陀羅尼經幢。宋初有高僧惠果入寺住持,終日高臥,時人呼為“臥龍和尚”。宋太宗時(976—997年……[詳細] |
寶閣茶樓座落于西安市中心德福巷首66號,距鐘樓、鼓樓、城墻200多米,交通便利,環(huán)境幽雅,鬧中取靜,是都市人休閑的好去處。整體建筑風格古樸典雅,一樓“聚福廳”由演藝亭、長廊、軟包間組成,帷幔低垂,竹亭錯列,噴泉環(huán)繞,古箏悅耳。二、三樓是徽派風格的小院和各具特色的小包間,“淑雅軒”、“玉人坊”、“秀水軒”是女性溫馨的小天地,日式、歐式、泰式包間自然是感受異域風情的最佳去處;四、五樓是多功能大廳、創(chuàng)作……[詳細] |
1996年5月1日,陜西省文化體育科技中心工程舉行了隆重的開工典禮,在省委省政府領導的關心支持下,陜西省圖書館新館動工興建。新館工程是由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設計,省建八公司施工的我省“九五”重點工程之一,在設計和施工單位的艱苦努力下,工程已于2000年11月竣工,2001年元月開始由省建質檢站組織工程驗收。陜西省圖書館新館位于西安市南郊,在城市主干道長安路和南二環(huán)路交匯的立交橋西北部。是陜西省文……[詳細] |
興慶宮公園是在唐興慶宮遺址上修建起來的文化遺址公園,位于西安市東門外咸寧西路北,占地面積780畝,其中湖面150畝,是西安市最大的城市公園。興慶宮,唐長安城三大宮殿區(qū)之一。位于長安外廓東城春明門北側隆慶坊。武則天大足元年(701年)李隆基從幸西京,賜與其兄弟五人宅于此,稱“五王子宅”。李隆基即帝位,于開元二年(714年)七月,五王獻宅為宮,九月起建造,其后,近四十年經三次大的擴建修葺而成。新宮因坊……[詳細] |
1936年12月12日,國民黨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在西安發(fā)動了西安事變,在華清池武裝扣留了蔣介石,囚禁隨行高官十余人,迫使他停止內戰(zhàn)、聯(lián)共抗日。并宣布取消“西北剿匪總部”,成立抗日聯(lián)軍西北臨時軍事委員會,史稱“西安事變”,也叫“雙十二事變”。西安事變發(fā)生后,張、楊通電全國,提出改組南京政府,停止內戰(zhàn),共同抗日,實行民主政治。中國共產黨從民族利益出發(fā),應張學良、楊虎城電請,派代表周恩來、葉劍英等到……[詳細] |
從西安鐘樓南行,將至南門往東拐,便是書院門古文化街,街口有一座古韻十足的高大牌樓,牌樓上方是“書院門”三個金色顏體大字,兩旁是“碑林藏國寶,書院育人杰”的醒目對聯(lián),街道兩旁是青一色仿古建筑,街道為青石鋪砌。這里能體會到西安不同于別處的城市風景。書院門向東走到盡頭便是碑林。書院門570多米長的街道,集中了上百家店鋪。在二三層雕欄樓閣上,掛著一色的黑底金字牌匾,書寫著文萃閣、醉書軒、聚香齋、皓月宮等店……[詳細] |
西安博物院AAAA 西安博物院是陜西省西安市的一座集博物館、名勝古跡、城市園林為一體的博物館。2007年對外開放。以展示的珍貴文物,唐代千年古塔、悠揚的雁塔晨鐘、秀麗的園林景觀而聞名。西安博物院位于陜西省西安市南門外友誼西路。由文物展館區(qū)、小雁塔以及薦福寺為核心的歷史名勝區(qū)、園林游覽區(qū)三部分組成。以著名唐代建筑、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小雁塔為中心,整體按文物鑒賞、旅游觀光、綜合服務三大功能區(qū)設計,形成集博物館、名勝古跡……[詳細] |
西安鐘樓,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位于西安市中心城內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的交匯處,是我國古代遺留下來眾多鐘樓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西安是明代的全-政重鎮(zhèn),西安鐘樓無論從建筑西安規(guī)模、歷史價值或藝術價值各方面衡量,都居全國同類建筑之冠。鐘樓構建于方型基座之上,為磚木結構,重樓三層檐,四角攢頂的形式,總高36米,基座高8.6米,每邊長35.5米,面積約1377.4平方米,內有……[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