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高玄殿在西城區(qū)三座門大街23號,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建,是明清兩代皇家的道觀,后世多有修繕,殿坐北朝南,面積約1.3萬平方米,成南北向長方形,正面有兩重綠琉璃仿木結(jié)構(gòu)券洞式3座門,門后為過廳式的大高玄門,大高玄門前原有旗桿(現(xiàn)僅存石座),后有鐘鼓樓,正殿名大高玄殿,面闊7間,重檐黃琉璃筒瓦廡殿頂,前有月臺,左右配殿各5間;后殿名九天應(yīng)元雷壇,面闊5間,兩旁配殿各9間,現(xiàn)存主要建筑自垣墻所開……[詳細] |
素有“軍門”之稱的德勝門箭樓是現(xiàn)今北京保存最為完好的箭樓之一,古代錢幣展覽館的前身是德勝門箭樓文物保管所。1992年國家投資復(fù)建了真武廟后,就把古代錢幣展覽館打造成一個集展覽、研究和交換為一體的的場所,讓廣大的錢幣愛好者提供了一個觀賞、交流、買賣的好地方。到此旅游,你可以了解古代錢幣的發(fā)展歷史、鑄造工藝、古錢的真?zhèn)伪鎰e和歷代紙幣。你會發(fā)現(xiàn),每一枚小小的錢幣上都凝結(jié)著豐富的歷史文化,每年的春、秋兩季……[詳細] |
華表位于天安門內(nèi)外、十三陵、北京大學內(nèi),又稱“謗木”,相傳始于堯舜時代,最初這種“謗木”多豎立在交通要道,供人們寫諫言,評論時政,同時也能起到路標作用,漢武帝時始稱華表,后多設(shè)在橋梁、宮殿、城垣或陵墓前做為標志,并逐漸演變成為建筑物旁的裝飾品,立在陵墓前的叫“墓表”,多數(shù)為石造,柱身雕有蟠龍等紋飾,頂端是云板或蹲獸,表上的蹲獸叫“望天犼”,天安門內(nèi)外、十三陵、北京大學都立有華表。景點位置北京東城區(qū)……[詳細] |
昭顯廟在西城區(qū)北長街71號。清雍正十年(1732)建。因祭拜雷神,俗名雷神廟。廟坐北朝南,外垣門東向。現(xiàn)存影壁及后殿,影壁長約22米,高約3.5米,厚約2米,建筑面積約154平方米。民國時期曾在這里建立北京教育會。1925年3月10日至4月15日在此召開了“國民會議促成會全國代表大會”。 ……[詳細] |
銀錠橋位于西城區(qū)什剎海的前海和后海之間的水道上。為南北向的單孔石拱橋,因形似銀錠故稱銀錠橋。是什剎海的風景之一,燕京小八景之一。過去站在銀錠橋上可遙望西山,故景名為“銀錠觀山”。在橋身正面鐫刻著由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單士元老先生題寫的“銀錠橋”三個楷體大字。字體工整渾厚,滿著綠色,與周圍的碧水、高楊、翠柳相融。橋下水波粼粼,金光閃閃,橋畔楊柳夾岸,蔥蘢流翠;橋周圍古宅相擁,胡同密集,古韻悠然;隱于濃蔭……[詳細] |
小龍華寺在西城區(qū)什剎海后海北沿23號。建于明,清道光年間曾改名心華寺,為拈花寺的下院。寺坐北朝南,中軸線上有山門、前殿、耳房、東西配殿。后殿是保存較完整的小型寺廟![詳細] |
西什庫教堂舊址在中南海湖畔蠶池口(今舊北京圖書館斜對面),1703年開堂;曾經(jīng)長期作為天主教北京教區(qū)的主教座堂,是目前北京最大和最古老的教堂之一。1984年西什庫教堂被列為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6月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什庫教堂,也稱北堂,位于西什庫大街33號,建于清初,時稱“救世主堂”。在中南海湖畔蠶池口(今舊北京圖書館斜對面),1703年開堂。1887年因中南海擴建,……[詳細] |
觀音院過街樓位于宣武區(qū)官菜園上街,坐落在官菜園上街和自新路之間,西觀音院在路西側(cè),坐南朝北,四層殿;東觀音院在路東側(cè),只有房5l間,兩院之間有過街樓相接,樓下形成一個門洞,是舊時北京唯一殘存的過街樓實物,過街樓南面有“覺岸”2字,北面有“金繩”2字,系道光十年(1831)四月所刻,過街樓是北京寺廟建筑的一種特殊形式。地址:北京市宣武區(qū)官菜園上街開放時間:全天開放……[詳細] |
清真永壽寺在西城區(qū)三里河中巷2、3號。明萬歷三十三年(1605)始建,天啟四年(1624)重修。重修碑為進士石三畏撰文。寺之舊址名“翁僧荒堂”。寺門一間,石門額-“清真禮拜永壽寺”。入大門后左為水房名“規(guī)潔室”。右為望月樓,二層,上有橫匾曰“喚醒樓”。往西,南為講堂,北為學堂,大殿面闊3間。西房配有角亭,后窯殿向西凹去處,高起穹窿。大殿南北有耳房。后有六角亭1座。寺門外原有石橋1座。寺界內(nèi)原有回教……[詳細] |
顧炎武故居在宣武區(qū)廣安門內(nèi)大街路北報國寺西院,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由何紹基、張穆等人集資修建,有佛殿、享堂、碑亭等建筑![詳細] |
清真普壽寺在西城區(qū)錦什坊街63號。始建年代不詳。原占地4000平方米。清真寺大殿中的圣龕背向“麥加”,因麥加在中國西部,所以清真寺大殿都坐西朝東。大門三座,歇山頂,石砌。門額-“效賜普壽寺”。兩旁有門各一。二道門為垂花門。拆二門影壁時發(fā)現(xiàn)有“望月樓”石刻匾,兩旁刻有“崇禎歲次乙亥春月谷旦重修”字樣。垂花門兩側(cè)南北房各五間,南房為浴室,北房為講堂。大殿為四破五,18間,前出軒3間,后帶抱廈。原有3塊……[詳細] |
福佑寺位于北長街北口路東。清順治年間建,為清圣祖玄燁(康熙皇帝)的避痘處。清雍正元年(1723)擬分給寶親王(高宗弘歷為皇子時封號)作為邸第,弘歷并未遷入,登極后改為-廟,名福佑寺。外垣門西向。中軸線上自南而北為照壁(長18.5米)、東西牌樓二座(木制)、山門3間,前后有雕龍御路,左右有八字屏墻。鐘鼓樓,天王殿3間。東西配殿各3間。大雄寶殿5間,前有月臺,雕云紋御路。后殿5間,內(nèi)供奉“圣祖仁皇帝大……[詳細] |
莊親王府原在西四北太平倉,向北直到麻狀元胡同。太宗第五子碩塞于順治元年-為承澤郡王。順治八年以功晉為親王。碩塞第一子博果鐸于順治十二年(1655)襲親王,改號曰莊。此后均以莊親王承襲。莊親王載勛曾在王府設(shè)立拳壇。八國聯(lián)軍入侵其府被焚。20年代,北洋軍閥李純及其弟馨買下莊王府,拆除王府建筑,在此建房,稱為平安里。“平安里”門額磚雕保存在西城區(qū)文化文物局。后在此地又開辟為平安里大街(并入地安門西大街)……[詳細] |
“金錠橋”是21世紀初新修筑的漢白玉三孔石橋,位于什剎海東岸的出水口處,萬寧橋(地安門橋、后門橋)的西邊。它的修筑完全是為了往來行人的方便。不僅如此,站在橋上極目西望,但見什剎海波光瀲滟,微風拂來,清新而略帶濕潤的空氣沁人心肺,微波擁來,水聲濤濤,岸線蜿蜒,垂柳依依。實在是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2000年,在修復(fù)萬寧橋的同時于其西增建一座漢白玉三孔石拱橋。中間欄板上鐫刻侯仁之教授命名和書寫的“金……[詳細] |
中國古動物館是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創(chuàng)建的國內(nèi)唯一一家以古生物化石為載體,系統(tǒng)普及古生物學、古生態(tài)學、古人類學及進化論知識的自然科學類專題博物館,也是目前亞洲最大的古生物博物館。中國古動物館同時也是北京市人民政府命名的北京市青少年教育基地,中國古生物學會授名的科普教育基地,以及中央國家機關(guān)思想教育基地和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1995年12月,經(jīng)北京市文物局批準,中國古動物館正式對外開……[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