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洞書院為中國四大書院(江西廬山白鹿洞書院、湖南長沙岳麓書院、湖南衡陽石鼓書院、河南商丘應(yīng)天書院)之一,位于五老峰東南,始建于公元940年,書院“始于唐、盛于宋,沿于明清”,至今已有1000多年。書院歷經(jīng)滄桑,屢興屢廢。至到南宋朱熹重建書院,并親自在此講學(xué),方得以興盛。白鹿洞書院現(xiàn)存在建筑群沿貫道溪自西向東串聯(lián)式而筑,由書院門樓、紫陽書院、白鹿書院、延賓館等建筑群落組成。建筑體均坐北朝南,石木或……[詳細] |
觀音橋,座落于廬山東南麓的星子縣境內(nèi),由白鹿洞循九星公路南行,經(jīng)五里公社再折向西北行數(shù)公里,即可見一座石橋橫跨高崖,這就是著名的千年古橋——觀音橋。觀音橋又名棲賢橋或三峽橋,建于北宋初年,至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它是一座石造單孔橋,長24.4米,寬4米,橋面鋪以大石,兩側(cè)砌有石欄,橋孔內(nèi)圈由七行長方形石首尾相銜,凹凸榫結(jié),漸彎呈弓形。在橋孔正中石塊上刻有當日造橋的能工巧匠的名字:“……江洲匠陳智福、……[詳細] |
紫陽堤 位于江西星子縣城南鄱陽湖畔。因前面與落星石相對,故又稱“南康星灣石堤”。始建于北宋元棺間,郡守吳審禮以郡治瀕湖,風濤險惡,往來舟楫停泊無所,于是構(gòu)木為障。因草創(chuàng)簡陋,儀十余年即廢。崇寧間,郡守孫喬年報請以石為堤,長500余米,堤內(nèi)又疏浚二個停泊之所,俗稱“內(nèi)澳”,可容小船千艘,歲久漸圮。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朱熹知南康軍,著手大力修復(fù)。朱熹,南宋哲學(xué)家、教育家,集理學(xué)之大成者,生于建……[詳細] |
廬山會議舊址位于牯嶺東谷擲筆峰麓。這里原是蔣介石在廬山創(chuàng)辦軍官訓(xùn)練團的三大建筑之一,于1937年落成,名廬山大禮堂。解放后改名“人民劇院”,外表壯觀,內(nèi)飾華麗。1959年中國共產(chǎn)黨八屆八中全會,1961年中央工作會議和1970年九屆二中全會均在此召開。毛澤東同志主持了這三次重要會議。廬山會議紀念館:現(xiàn)舊址已辟為廬山會議紀念館。里面保存著當年許多珍貴的實物、照片、材料和根據(jù)紀錄片制作的錄像。廬山大廈……[詳細] |
廬山御碑亭是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于明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所建。朱元璋建御碑亭,既是為了感謝、紀念對明朝建立有功的周顛;更是為了宣揚“君權(quán)神授”,他當皇帝是“天意”,以此蠱惑人心,愚弄民眾。御碑亭建在廬山仙人洞附近的白鹿升仙臺上,傳說周顛在此乘白鹿升仙而去。有首詩寫白鹿升仙臺:“野人似我真如鹿,六月披裘受清福。醒來枕石學(xué)云眠,瑤草琪花相伴宿。飛蝶時時上我身,但見香云不見人。早知世外容疏懶……[詳細] |
賜經(jīng)亭位于廬山玉屏峰麓黃龍寺后一個小山頂。在明萬歷十五年,明神宗為紀念眀肅皇太后命工部刊印續(xù)入藏經(jīng)41函,并舊刻藏-637函,頒布給黃龍寺,寺院住持釋徹空因此事而建亭,亭內(nèi)有一座石碑,上刻明神宗《護藏敕》及《圣母印施佛藏經(jīng)贊》,建筑造型簡潔。景點位置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區(qū)境內(nèi)……[詳細] |
秀峰摩崖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南麓星子縣境。秀峰是廬山名勝區(qū)組成部分。以山水秀麗,石刻遍布著稱。南唐李璟筑讀書臺于此,即帝位后建開先寺。清康熙帝南巡賜名秀峰寺,為廬山五大禪林之冠。附近有石刻一百余方。山門旁有觀音大士畫像碑。寺后古讀書臺上有宋書法家米芾子書碑刻,蒼勁有力。讀書臺下左側(cè)有唐書法家顏真卿《大唐中興頌》碑。石壁上有宋書法家黃庭堅“七佛偈”、明代教育家王守仁“紀功碑”等手書碑刻。寺西有清康熙……[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