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杭古道AAAA 徽杭古道西起徽州績溪縣伏嶺鎮(zhèn),東至浙江省臨安市馬嘯鄉(xiāng),位于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北側(cè),北靠黃山,南依天目山,全長25千米,是古時聯(lián)系徽州與杭州的重要紐帶,保存最完整的一段是績溪縣境內(nèi)的盤山石階小道,是徽杭古道的精華所在。據(jù)史料記載,這條古道早在唐代就已修成;蘸脊诺朗菤v史上徽商與浙商交流貿(mào)易的重要通道。徽杭古道附近的重要景點有:障山大峽谷、胡氏宗祠、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江南第一關(guān)等。“前世不修……[詳細] |
云嶺新四軍軍部舊址紀(jì)念館AAAA 新四軍軍部舊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涇縣城西25公里的云嶺地區(qū)。云嶺是黃山的余脈,海拔500多米。在云嶺與四顧山之間,形成了一條東西長15公里的山?jīng)_,其間分布有羅里村、湯村、高嶺村、新村、南堡村、章家渡、中村等30多個自然村莊。1938年7月1日,新四軍軍部進駐云嶺地區(qū)后,軍部司令部及其下設(shè)機構(gòu)就設(shè)在以羅里村為中心的許多村莊里。至1941年月4日撤離,新四軍軍部在云嶺3年之久。1937年12……[詳細] |
涇縣水西雙塔,一為大觀塔,一為小方塔。大觀塔始建于北宋大觀二年(1108)《寧國府志》、《涇縣志》的記載和現(xiàn)有塔上的題記刻石,都證實了這一點。大觀塔共七層八面,底層直徑11米、壁厚3.1米,每面均有磚圈拱門,層層用疊澀法砌出短檐,檐下有仿木結(jié)構(gòu)的凸出斗拱,每層出檐雙層,磚塊錯落有致,形成工整的圖案,層與層之間的轉(zhuǎn)角處用半圓形磚砌成半圓柱,整個塔體顯得凝重、壯麗。塔內(nèi)原有樓梯和樓板,今已無存,何時被……[詳細] |
旌德文廟與別處一樣又稱圣廟、孔廟、夫子廟,為旌德縣明清以來尊孔祭孔的場所,亦是當(dāng)時法先圣先師、重道隆儒、興化起教供生員肄業(yè)的教育場地,故又名學(xué)宮。旌德文廟所處的位置在縣城中心,縣府之左,以表示它的顯赫和威嚴(yán)。1989年6月,旌德文廟被安徽省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清嘉慶《旌德縣志》:“考唐貞觀四年(630)詔州縣皆立孔廟,時尚未有族邑也。寶應(yīng)建邑以后,談學(xué)之制無聞,邑之學(xué)宮自宋崇寧元年(110……[詳細] |
明清民居古建筑群就座落在流水潺潺的查濟河兩岸,綿延lO里,現(xiàn)存有明代建筑80處,清代建筑109處。幾乎所有的明清建筑都雕粱畫棟,翹角飛檐,其中德公廳屋、誦清堂、愛日堂等住宅更是高大宏偉、結(jié)構(gòu)精致。尤以德公廳屋四柱三層牌坊式門樓,五朵斗拱屋面,略帶翹角分三層覆蓋門樓,古樸典雅、雄渾大方。背面以鏤雕手法雕出二龍戲珠、丹鳳朝陽、魚躍龍門、獅子滾繡球等吉祥圖案,手法嫻熟精美。古雕、磚雕、木雕在查濟隨處可見……[詳細] |
江村,座落在風(fēng)景秀麗的黃山腳下,安徽省旌德縣境內(nèi),距黃山風(fēng)景區(qū)三十多公里,205國道依村而過。-總書記的祖祖輩輩-在這里。二00一年五月二十一日,-主席親臨江村,瞻仰祖居,探望鄉(xiāng)親,并題字留念。江村建村近1400年。據(jù)江氏家譜記載,夏禹國相伯益子玄仲被禹的兒子啟封于江地,是為江氏始祖。江玄仲第八十六世孫文學(xué)家江淹是南北朝梁時考城人,任宣城太守。江淹五世孫江韶遍游黃山白岳,終擇旌西金鰲山族居,始稱江……[詳細] |
龍川胡氏宗祠建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7年),位于安徽省績溪縣瀛洲鄉(xiāng)大坑口村。龍川胡氏宗祠是一處始建于明代中期的漢族祠堂建筑,屬于漢民族祭祀祖先、議決族內(nèi)大事的場所,祠內(nèi)裝飾以各類木雕為主,有木雕藝術(shù)博物館和民族藝術(shù)殿堂之稱,龍川也是原國家主席-同志的祖居地。1988年1月13日被國務(wù)院批準(zhǔn)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龍川胡氏宗祠位于古徽州的發(fā)跡地--績溪,績溪古屬徽州,文風(fēng)鼎盛,宗祠建筑遍布![詳細] |
黃田村古建筑群。保護范圍:保護范圍共8片,黃田片1片,徐村片7片,總面積36.72公頃。黃田片保護范圍:東至沿來龍崗西南山腳下、鳳形山北側(cè)山腳下;南至鳳子河南岸向南30米,沿獅子山、旗峰山,距肆雅堂最東端30米,于培風(fēng)閣門前;西至象山、趙家山下,沿鄉(xiāng)道、村路,最西距2號文物院落150米到轉(zhuǎn)彎處;北至烏龜形山下,面積34.57公頃。徐村片保護范圍:(1)涌溪:3座建筑的外邊界向四周外擴10米,沿院墻……[詳細] |
績溪文廟坐落在績溪縣城內(nèi)北大街西側(cè),江南第一學(xué)宮的廟門臨街巍然聳立,與已開放的胡雪巖紀(jì)念館相毗鄰,距績溪縣三雕博物館僅百余米?兿膹R以南北為中軸線,作東西對稱布局,由南至北,依次是廟門、欞星門、泮宮坊、伴池浮橋、戟門、露臺、東西兩廡、大成殿。面闊38.55米,進深172.45米,占地面積6647.95平方米。據(jù)清嘉慶《績溪縣志》卷五《學(xué)宮》載:“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知縣孫銀槎倡議重建文廟……[詳細] |
廣教寺雙塔坐落于安徽省宣州市城北5公里的敬亭山南麓。雙塔后原建有的廣教寺,俗稱“雙塔寺”,今已經(jīng)毀棄。根據(jù)對雙塔建筑特征的考察,以及塔內(nèi)保存的刻石文字的記載,推測雙塔建于北宋哲宗紹圣三年(1096年)。雙塔均為七層,高約20米,平面呈四方形。東塔每邊長2.65米,西塔每邊長2.35米。塔都是磚砌的,枋木結(jié)構(gòu),除底層三面開門外,以上各層均四面開門。半木檐,木樓板,沒有塔心柱和其它的裝飾。塔身原來砌有……[詳細] |
后山張氏宗祠,俗稱“張家祠堂”,位于涇縣丁家橋鎮(zhèn)后山村。始建于清晚期,與張氏宗祠共同體現(xiàn)了張氏宗族曾經(jīng)的繁盛。張氏支祠其坐北朝南,前后兩進一個天井,建筑面積525.18平方米,保存較好。門樓上部以額枋形式用磚雕包砌突出“張氏支祠”四個大字。磚雕構(gòu)件共六塊,由二龍戲珠、九獅滾珠遍地錦、迎送圖等圖案組成,是整個支祠建筑中最為精美部分。宗祠門樓高大軒昂,加之門前的石獅、臺階,凸顯出莊嚴(yán)凝重之感。前檐墻以……[詳細] |
時代:舊石器時代毛竹山、官山遺址,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寧國市城區(qū)西北四五公里處的西津辦事處羅溪村,屬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東距西津河600米,距皖贛鐵路150米,分別坐落在兩條西南東北走向的隴崗上,間距500米。由安徽省考古研究所于1986年底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1997年發(fā)掘。遺址略呈半圓形分布,長10米、寬6米,發(fā)掘出1100多件礫石和石制品,其類型主要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狀砍砸器、石球和尖刃器。遺址中間部分……[詳細] |
仙人塔地處霧靈山前坡的仙人塔景區(qū),位于海拔1400米左右的“V”型山谷之內(nèi),溝谷兩側(cè)山崖陡峭,崖高均在百米之上。云里霧中,時隱時現(xiàn)地冒出一座獨秀奇峰,她從山巒中突兀拔地而起、挺拔向上。猶如破空利劍,又似擂鼓神槌,更似一峨冠博帶、信步山間的得道夫子,吟誦著霧靈山的“奇、險、秀、”;猶如南天玉柱,又似定海神針,穿云刺霧,傲視蒼穹,更像一位凜凜仙人,圍柔紗、系銀帶,指點霧靈山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云消霧散……[詳細] |
時代:宋地址:安徽省宣德市廣德縣城迎春街北側(cè)。天壽寺塔初建五層。宋元符二年(1099年)塔為火焚,元符三年至崇寧四年(1105年)重修建成七級浮屠,體形高大,屬江南樓閣式建筑,磚木結(jié)構(gòu),挑檐竄角,角懸風(fēng)鈴,高31.34米。明萬歷35年(1607年)和清康熙七年(1668年)又兩次修葺。光緒26年(1900年)毀于火,僅存磚砌塔體。1983年10月,發(fā)現(xiàn)一“地宮”!暗貙m”為磚砌直口坑,深110厘米……[詳細] |
時代:明至民國地址:安徽省宣城市績溪縣上莊古建筑群主要包括胡適故居、胡適私塾、胡傳舊居、胡壽基宅、敦履堂、胡開文舊居和胡開文紀(jì)念館等古建筑。其中胡適故居建于清代,是胡適童年-及青年返鄉(xiāng)完婚的住宅,胡適先生在故居內(nèi)前后-了11個春秋;胡適私塾建于晚清,前后兩進,是胡適幼年接受啟蒙教育的地方;胡傳舊居建于清代早期,是一進三開間廳式建筑,是胡適父親胡傳出生和-的老宅;胡壽基宅建于晚清,是一棟集書法與雕刻……[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