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寨古村位于河源市和平縣,是陳姓聚居地;據史載,該村建制于秦朝,公元前214年前,秦始皇派大軍南下時,南越王趙佗為防御來犯之敵,派屬下一姓林將軍到當地筑寨守關,官府后來便用其姓命名該寨。清代至民國期間,林寨村民興建起頗具規(guī)模的古民居群——四角樓每座占地1000至3000平方米不等,四角置碉樓,高達8至10米,主體建筑為三進院落廳堂式布局,氣勢恢宏、錯落有致。為典型客家風格的方圍屋,根據不同的歷史淵……[詳細] |
和平縣革命烈士紀念碑位于和平縣陽明鎮(zhèn)先烈路城南的小山頂上。該紀念碑是為紀念在革命戰(zhàn)爭時期犧牲的和平籍革命烈士而建造。于1957年2月動工興建,基座六棱體形,每邊長2.5米。碑臺680平方米,紀念碑建在平臺中央,山石砌成,彈頭形尖頂。紀念碑用山石砌筑,表面批蕩石米,平面六棱形,高14.6米,二級高30厘米底座,底座邊長4米,碑體底邊長2.6米,高2.8米處砌出腰檐,檐下鑲嵌碑序與烈士名單碑刻。檐上南……[詳細] |
在廣東粵北山區(qū)河源市和平縣下車鎮(zhèn)石含村有一座名為“浰東小筑”的古建筑,至今仍保存完好。它的建筑結構和建筑風格為傳統(tǒng)客家民居四角樓。浰東小筑,它的創(chuàng)建者為近代名人徐傅霖。徐傅霖,字夢巖,邑人尊稱其為“夢公”,廣東省和平縣下車鎮(zhèn)石含村人,生于1874年,前清秀才,京師政法學堂畢業(yè)后,留學日本京都政法大學。早年加入同盟會,參加了辛亥革命,曾任臨時國會議員,眾議院議員。1915年任上!墩x》雜志、《新中……[詳細] |
浰東小筑(徐傅霖故居)位于河源市和平縣下車鎮(zhèn)石含村蟬溪村。始建于民國元年(1912年),建成于民國十年(1921年),大大小小的房子共有48間。浰東小筑坐東向西,依山傍水,通面寬三門五間42米,每進與進之間都有天井用于采光、通風和排水,四角建有雕樓,俗稱“四角樓”。青磚砌墻,木架梁,硬山頂。斗門和大門均用青石砌成門框,上面嵌有青石匾。方形削角石柱承檁,三架式斗拱抬梁,斗拱和梁架上浮雕浮龍花卉圖案,……[詳細] |
位于和平縣合水鎮(zhèn)彰洞村的高安樓,始建于清乾隆年間,建后不久就被流寇燒毀,后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重修,重修的新房比原貌要高大,也更加華麗。高安樓是方圍屋型,占地1100平方米,為三進三橫式布局,四角建有碉樓,主體建筑坐東朝西。高安樓大門上鑲嵌著青石匾額,上面浮刻著“儒林第”三字。門前立有兩對桅桿甲,上刻“候選直隸州分州黃蔚楠率男貢生寶輝同豎,皇清道光二十七年冬月吉旦立”。高安樓大門門上建有三……[詳細] |
廣東和平十九路軍紀念碑是中國第一座抗日紀念碑。當年淞滬抗戰(zhàn)廣東和平籍將士共有48人戰(zhàn)死沙場;翌年和平縣老百姓自發(fā)捐款,買下東山嶺的一個小山頭,修建烈士紀念碑,成為全國第一座建成的抗日紀念碑。廣州的十九路軍紀念碑全國聞名,但有人可能不知道廣東省還有一座紀念十九路軍烈士紀念碑——位于和平縣的淞滬抗戰(zhàn)和平籍烈士紀念碑。在這座全國最早建立卻默默無聞的抗日紀念碑前,十九路軍和平籍將士的后人,常常到這里紀念他……[詳細] |
福謙樓位于河源市和平縣林寨鎮(zhèn)興井村,年代為清。林寨陳姓第三位富紳陳瑞山是五福壽星,其新樓大夫第別稱福謙樓,此樓據說風水極佳,財丁兩盛,多育興國安邦賢才,長久不衰。2019年4月19日,福謙樓被公布為第九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江廣橋位于河源市和平縣下車鎮(zhèn)鎮(zhèn)山村,年代為清。2019年4月19日,江廣橋被公布為第九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