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日韩2020,中文字幕无线免费,99 久久 女 精品,激情五月亚洲中文网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湖北省旅游

    湖北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長山垴遺址位于咸寧市咸安區(qū)賀勝橋鎮(zhèn)桃林村,商周時期遺址。分布于仙姑山、涂角山、孵雞山、長山、長山垴5個山包上,總面積約3.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3~3米。2008年考古發(fā)掘,在長山垴發(fā)現(xiàn)東西走向壕溝兩條,相隔20~30米。壕溝口寬5~10米,底寬3~7米,深1.5~2米。壕溝內文化堆積十分豐富,含有大量的草木灰,紅燒土塊及陶片。在遺址中部發(fā)現(xiàn)有夯土臺階。該遺址布局很有特色,對研究鄂東南地區(qū)青銅時……[詳細]
      玉皇閣位于荊州區(qū)東城街道辦事處荊北路玄妙觀內。玄妙觀始建于唐貞觀九年(635),原在城西北,元至元五年(1339)遷現(xiàn)址,并賜額九老仙都宮,明正德年間遭火焚,一度改為書院,嘉靖年間復為觀,清代增修。坐北朝南,占地面積約1.7萬平方米。中軸線上現(xiàn)存山門、玉皇閣、紫皇殿。玉皇閣,始建于嘉靖年間,萬歷八年(1580)維修。面闊、進深均為三間12米,三重檐四角攥尖琉璃瓦頂,抬梁式構架。銅鑄寶頂。四壁磚墻封……[詳細]
      白龍洞猿人遺址位于鄖縣安家鄉(xiāng)東風村神霧嶺東坡,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洞口朝東,高2·4米、寬2·6米。洞內為堆積物填充,深度不明。洞底高出河南約40米。1975年、1977年、1982年4次發(fā)掘,堆積共分3層:上層為棕褐色粘土,厚約0·2米;中層為淺褐色含粗砂粘土,厚約1·5米;下層為黃色砂質粘土,厚約1米。中層含化石最為豐富。出土8枚猿人牙齒化石、19種伴生動物化石及刮削器、尖狀器、砍砸器、石片、……[詳細]
      安家大屋位于英山縣陶家河鄉(xiāng)嚴坳村。清代建筑群,由安家新屋、安家老屋、武陵第三棟建筑組成。安家新屋:坐北朝南,建筑面積2099平方米,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四進院落,中軸對稱布局,共有房屋99間半。安家老屋:坐北朝南,建筑面積1500平方米,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三進院落,有大小天井6個。武陵第:坐東朝西,建筑面積800平方米,占地面積1500平方米。該建筑群布局合理,結構嚴謹,是研究湖北鄉(xiāng)土建……[詳細]
      在十堰市瞿家灣的小山上。寺旁兩口清澈見底的水井,如龍雙睛,寺前縈繞曲流的馬家河,似龍回游,因以寺名。元代始建,明弘治二年(1489年)重建,后毀修多次,F(xiàn)存前后三重大殿和東西廂房。前殿內四大天王像,系巨石所雕,魁偉威武,極為壯觀;中殿門前“重建回龍寺記”石碑,制作精致,刻字工整;后殿樓上尚存大幅彩色壁畫,耐人欣賞。寺外左右有小巧古樸的泰山廟、娘娘廟和明建照北塔,山下周圍,果樹林立,花開和結果時,姹……[詳細]
      何羽道烈士墓位于漢川市南河鄉(xiāng)鳳凰村蘭家?guī)X灣。何羽道(1882-1928),字翼人,湖北漢川人。1906年東渡日本求學,加入同盟會。1917年回國,在武昌中華大學等校任教。后參加國民黨,第一次大革命時期,先后擔任國民黨湖北省黨部監(jiān)察委員、執(zhí)行委員、常務委員等職。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犧牲于漢口。墓建于1985年,坐東朝西,水泥澆筑,砌有圍墻。墓碑高4·06米,碑文為-題寫,碑陰刻何羽道……[詳細]
      韓先楚故居位于紅安縣上新集鎮(zhèn)復興村。韓先楚(1913~1986),紅安人,1927年參加農民革命,1928年參加反帝大同盟,1930年入中國共產黨,1950年10月參加抗美援朝戰(zhàn)爭,1955年授上將軍銜。該故居坐北朝南,面闊兩間,深一進,磚木結構,石塊基腳,前檐墻為青磚墻體,東山墻及后檐墻均為土坯墻,屋面小青瓦鋪蓋,硬山頂,總面積59.5平方米。該故居是韓先楚成長的見證,具有較高的紀念意義![詳細]
      李氏宗祠位于陽新縣太子鎮(zhèn)老街,始建于清光緒元年(1875),由李氏家族中大學生兼候選縣丞李楓泉、李超凡二人提倡興建,歷時五年建成。由主屋、側屋、后院組成,占地十余畝,后在1930年被毀,現(xiàn)存建筑為1936年重建。座南朝北。平面呈長方形,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面闊20米,進深60米,為單檐磚木瓦房,抬梁和穿斗構架,硬山墻擱檁,滾龍屋嵴。宗祠內有戲臺、看臺、天井2個、正廳、后廳及神龕。該祠對于清代祠……[詳細]
      景陵古城墻位于天門市竟陵街。明初,天門筑有土城墻,洪武二十二年(1389),城墻被洪水沖毀,成化十一年(1475)知縣張繼宗重筑土城,環(huán)湖為隍,正德九年(1514),知縣陳良玉沿土城修建磚城。清順治十一年(1654),增建城門樓四座,清雍正四年(1726),對城墻進行了修繕?谷諔(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城墻慘破壞,F(xiàn)僅存北門城墻一段,長約50米,高4米,為長方形灰瓦錯縫平砌。該城墻是天門僅存的一段古城……[詳細]
      王氏老屋位于咸寧市通山縣洪港鎮(zhèn)江源村,清代建筑。占地面積736平方米,由正屋、橫屋組成。正屋坐南朝北,面闊五間,深四進,青磚筑體,硬山青瓦頂,一字式山墻,八字形面墻,檐下以磚砌成倒須彌座式,通飾斗拱彩繪,一、二、三進為穿斗抬梁混合構架,四進為穿斗木構。橫屋依正屋東墻而建,大門頂飾磚質貼面門樓,面闊三間,通深四進,各進巷門與正屋連通,裝飾基本與正屋相同。該老屋對研究清代鄂東南山區(qū)鄉(xiāng)土建筑布局、結構與……[詳細]
      步青橋及字庫塔位于利川市毛壩鄉(xiāng)青巖雙泉村。步青橋建于光緒元年(1875),南北向跨太平河支流。單孔石拱橋,長21.4米,寬4米,孔跨7.2米,拱券縱聯(lián)砌置。字庫塔位于橋北,六角三層樓閣式空心石塔,通高5.7米,二層西壁辟窗,額題“步青橋”、三層西壁陽刻楷書“字庫”。步青橋南有當年修橋的國子監(jiān)太學生劉玉成及其家族墓地。步青橋、字庫塔是川鹽東運通道上的重要人文景觀,對于研究川鄂鹽運史、交通史具有十分重……[詳細]
      蒲圻城墻位于赤壁市區(qū)。始建于唐貞觀七年(633)。歷代均有修繕,現(xiàn)城為清嘉慶三年(1798)重修。周長3.5公里,城墻高7米,厚5.3米,設“聚奎”、“迎薰”、“豐樂”、“寶城”、“通匯”、“拱極”等六座拱券式城門,高5.2米,寬4.4米,深5.3米,券石縱聯(lián)砌置,三券三伏。城樓、“寶城”、“豐樂”門及部分城墻被毀。蒲圻城墻是湖北省現(xiàn)存最完整的石城墻,對研究長江中游地區(qū)縣級城市防御體系建設具有重要……[詳細]
      大晟庵箭樓位于丹江口市土關埡鎮(zhèn)銀洞山村,清代建筑。由箭樓與左右?guī)拷M成,建筑面積約500平方米。箭樓共四層,青磚砌筑,小布瓦頂,墻厚0.7米,墻面上,不規(guī)則分布著八個窗戶和數(shù)十個箭孔;箭樓頂部中心梁上有“大明正德元年立”、“大清乾隆九年重修”等墨書銘文,以及紅黑相間的太極圖案。東西廂房為抬梁式木架結構,兩側硬山及前檐下均繪有圖案。該建筑為研究武當山道教文化對周邊建筑文化的滲透和影響以及防御性建筑的……[詳細]
      金枝寺位于江陵縣。為第一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從前,有個名叫金枝的公主病了,臥床不起,吃了不少的藥也不見好轉;实奂钡貌坏昧,一天到晚為女兒的病擔心。眼看公主就要死了,這天,突然來了一個和尚,自稱能醫(yī)治天下百病,皇帝就叫他給金枝公主看病。和尚把一顆丸子讓公主吞下,不一會,只見公主面色由百轉紅,慢慢地睜開眼睛能說話了;实垲D時滿面笑容,要當面重謝?墒沁@和尚蠻古怪,他一不愛財,二不要官,只要皇帝幫助……[詳細]
      譚氏宗祠位于通山縣大畈鎮(zhèn)白泥村。建于清乾隆六年(1741)。坐北朝南,占地面積1576平方米。中軸對稱布局,自前至后逐步抬高,有門廳、前廳、后廳、祖堂及配房、廂房。單檐硬山灰瓦頂,抬梁式構架。梁柱、枋、門、窗施多種圖案木雕構件。該宗祠是鄂東南富水沿線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大型公共建筑。(第五批)1930年3月,通山縣蘇維埃政府在此召開一、二次代表大會,選舉了政府主席,通過了土地法令,成立了……[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