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口英商電燈公司舊址位于武漢市漢口天津路。建于1905年,景明洋行設計,漢協盛營造廠施工。三層磚混結構,文藝復興式風格,建筑面積2983平方米,紅屋瓦面,仿麻石外墻,頂部建有鐘樓。該舊址是武漢城市工業(yè)發(fā)展史的重要見證。(第五批)當年,這個公司由英方集資修建,僅供英、俄、法三國租界用電。1935年,該公司先后裝過9臺發(fā)電機,發(fā)電功率5750千瓦。公司大樓是一幢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筑,由英國設計公司景明洋……[詳細] |
漢口東正教堂位于武漢市江岸區(qū)鄱陽街38號,建于1885年。原名阿列克桑德涅夫堂,坐東南朝西北,平面正八邊形,磚石結構,建筑面積約192平方米。由鐘樓和正堂組成。鐘樓凸出正堂外,八邊形券頂,向上內收,形成八角攢尖頂塔樓,塔樓八面壁柱發(fā)卷,設券拱玻璃窗。鐘樓墻體與正堂相連,正中設拱門,拱門兩邊又各建半拱形門洞,側面有側門。正堂通面闊、進深均約13米,中軸線兩側設券拱門,其余五面設券拱窗。堂內設講經臺![詳細] |
唐生智公館舊址位于武漢市江岸區(qū)勝利街。唐生智(1889-1970),字孟瀟,湖南東安人。曾任國民革命軍第八軍軍長、北伐軍前敵總指揮,第四集團軍總司令,湖北省政府主席,南京國民政府軍事參議院院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政協常委、民革中央常委等職。舊址建于1913年,三層磚混結構,是北伐時期唐生智的住宅,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第五批)……[詳細] |
漢口商業(yè)銀行大樓位于武漢市江岸區(qū)南京路。建于1931年,為局部六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平面呈方形,整體造型呈圍合狀態(tài),占地面積1100平方米,建筑面積4730平方米。此大樓總體上屬于西方古典風格,局部有一些中式的建筑特征。日軍占領武漢后,該樓被汪偽漢口特別市政府征用,1938年11月26日武漢漢奸治安維持會在此成立,1939年4月20日漢口特別市政府在此成立。該大樓是武漢近現代公共建筑的代表作之一。(……[詳細] |
中南局招待所舊址位于武漢市江岸區(qū)。1953年2月,中南局公安部在此設立中南局-招待所,負責接待來漢的中央-和外國要員。毛澤東、劉少奇、羅瑞卿等同志都曾下榻此處。舊址始建于20世紀30年代初,西方別墅式建筑,磚混結構。具有較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第五批)……[詳細] |
中國銀行漢口分行舊址位于武漢市江岸區(qū)中山大道1021號,1915年建成,建筑面積3884平方米。為五層鋼筋混凝土結構,西方古典主義建筑風格。在立面構圖上采用三段式手法,底層是厚重的花崗巖基座,中部為虛實相映的拱券、柱廊,頂部是水平厚檐。外墻麻石砌筑,內部裝飾精美。整棟建筑宏大而莊重。該舊址對研究武漢市近現代金融業(yè)及中國銀行發(fā)展史具有極高價值![詳細] |
西商賽馬俱樂部舊址位于武漢市江岸區(qū)勞動街解放公園路解放公園東側,俗稱西商跑馬場,是英國人主辦的在漢外國僑民高級體育俱樂部。建于光緒二十八年(1902),漢協盛營造廠承建,占地面積約53.4萬平方米。由跑馬場、看臺、一組建筑組成。跑馬場現已成為解放公園的一部分;看臺在解放軍國防信息學院宿舍區(qū)內;一組建筑在武漢人民藝術劇院內,為二層磚木結構,平面布局靈活,立面豐富多變,屋頂部分錯落有序,屬歐洲中世紀鄉(xiāng)……[詳細] |
國共漢口會議舊址位于武漢市江岸區(qū)惠濟路39號,1922年建成,原是楊森公館,白崇禧曾居住。1946年,國共兩黨為制止中原內戰(zhàn),在該處舉行由共產黨、國民黨及美國代表參加的“漢口會議”,并達成“漢口協議”。舊址建筑面積約為1260平方米。磚石結構,地上三層,地下一層,房屋整體對稱分布,房屋基座較高,入口處設有門廊,墻面均用細沙裝飾,門窗為暗紅色。該舊址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紀念意義。……[詳細] |
漢口贊育藥房位于武漢市江岸區(qū)車站路與洞庭街交匯處。建于1913年,原名屈臣氏藥房。三層磚木結構樓房。該藥房是武漢地區(qū)現存最早的西藥藥房之一,對于研究武漢藥業(yè)發(fā)展史具有重要的價值。(第五批)……[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