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日韩2020,中文字幕无线免费,99 久久 女 精品,激情五月亚洲中文网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蘇州市 > 常熟市旅游

    常熟市文物古跡介紹

    1、常熟方塔園 AAAA
    常熟方塔園
      常熟方塔園位于常熟古城東端,緊鄰古城最繁華的商業(yè)街——方塔街,系在宋代古跡舊址上新建的古典式園林,總占地面積近3萬平方米,因園內(nèi)有方塔而得名。方塔,為古城常熟標志性建筑之一,始建于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距今已有870余年。方塔元明清代屢修,原塔名為“崇教興福寺塔”,因其平面呈方形,俗稱方塔。塔四面九層,磚木結(jié)構(gòu)閣式!奥劰潘L鈴,思千古幽情”,登塔拾級而上,古城風貌盡收眼底。方塔與宋代古井、古銀杏并稱為“園中三寶”。為常熟古城的標志性建筑之一。方塔園將傳統(tǒng)園林建筑技藝與現(xiàn)代建筑科技相融合,全園仿宋風格,絢麗多姿,頗有古代皇家園林的文脈神韻;同時又充分采用江南園林曲折多變詩情畫意的手法,曲橋亭臺、軒廊水榭、山石花木,布置相得益彰。后院增建長廊、亭、堂、鑿荷池、堆假山,設(shè)常熟市碑刻博物館、常熟名人館。駐身其間,流連品嘗,自有一番美的享受與啟迪。地址:蘇州市常熟市環(huán)城東路類型:園林/花……[詳細]
    蔣巷鄉(xiāng)村旅游景區(qū)
      蔣巷村,江南水鄉(xiāng)一顆璀璨明珠,位于江蘇省常熟市的東南,緊鄰沙家浜紅色旅游風景區(qū),處于蘇嘉杭、沿江、蘇州繞城等高速公路的環(huán)抱之中,3分鐘可上高速公路,204國道、錫太一級公路交叉經(jīng)過鎮(zhèn)區(qū),旅游交通條件十分便捷。2017年12月,榮獲2017名村影響力排行榜300佳。2019年7月28日,入選首批全國鄉(xiāng)村旅游重點村名單。蔣巷村位于常、昆、太三市交界的陽澄水網(wǎng)地區(qū)的沙家浜水鄉(xiāng),東瀕上海、南臨昆山、西接蘇州、北依常熟。全村186戶,800多人,村轄面積約3平方公里。先后被表彰為全國文明村、全國文明村鎮(zhèn)建設(shè)先進村、十佳小康建設(shè)紅旗村、國家級農(nóng)村現(xiàn)代化示范村、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江蘇省文明村、衛(wèi)生村、百佳生態(tài)村、循環(huán)經(jīng)濟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村、人居環(huán)境范例獎。40多年前的蔣巷村,還是一個“小雨白茫茫,大雨成汪洋”、窮土惡水、血吸蟲流行而且偏僻閉塞的苦地方,河溝坑洼、土地破碎,村民絕大多數(shù)住泥墻草房。黨……[詳細]
    常熟興福寺
      興福寺位于北郊虞山山麓。南齊時由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為寺,初名大慈寺,梁大同三年(537年)改名興福寺,唐咸通九年(868年)懿宗賜“破山興福寺”額。唐代詩人常建作《題破山寺后禪院》詩后,寺名聲更盛,歷代文人名流題詠甚多。寺屢經(jīng)興廢,“文革”中盡毀。1980年起,特別是1983年列為全國重點寺院后,興福寺得到全面恢復(fù),成為常熟最大、最著名的寺院及游覽勝地。清晨入古寺,初日明高林。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都寂,但馀鐘磬音。這首五言律詩題為《題破山寺后禪院》,是唐代詩人常建所寫。破山寺,就是常熟的興福寺。在唐代詩人的筆下已稱之為“古寺”,可見它歷史的久遠。據(jù)地方文獻記載,在佛教大盛的南北朝的南齊時,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為寺,初名“大慈寺”。至梁大同年間,拓建寺基時挖到了一塊石頭,清除石上泥土后,發(fā)現(xiàn)此石紋路左看如“興”字,右看象“福”字,于是,這塊“興福石”便![詳細]
    4、三峰寺
    三峰寺
      三峰清涼禪寺位于江蘇常熟市虞山北麓,離城六、七里許,南臨興福寺;北臨龍殿、小石洞;上臨祖師山藏海寺,合烏目峰、龍母峰、中峰而得之名,舊名三峰禪院,相傳建于齊梁。系江南著名叢林,與杭州靈隱寺、寧波天童寺為近代禪宗祖庭。唐常建《詠三峰》詩中有“嫋嫋云溪鐘”句,可證為唐以前之古剎。明嘉靖時遭倭寇之亂,僧眾散去,寺亦日漸傾圮。萬歷時住持洞聞重建寂照堂,未幾移主興福寺。適漢月大師自無錫來此棲隱,主僧見其氣宇非凡,遂延請住持,于是修葺廢院,禪律兼修,為士民所欽仰。合邑善信發(fā)愿倡緣勸募,大力護持,建殿堂寮舍,重塑金身。自明末至清康熙間,次第建成天王殿、千華殿、大悲殿、準提閣,松演堂、禪堂、精進堂、內(nèi)山門,并建養(yǎng)生堂,荼毗窯、普同塔院,凡棲真梵修退養(yǎng)送葬之所畢備?滴跞四陝荣n御書“三峰清涼禪寺”匾額,始改稱今名。唯大雄寶殿因工大費鉅,至乾隆五年始克落成,后又續(xù)建地藏殿、羅漢堂、功德堂、法堂。乾隆五十三……[詳細]
    虞山寶巖禪寺
      寶巖禪寺位于虞山寶巖生態(tài)觀光園的中心位置,是景區(qū)內(nèi)的一個主要景點。寶巖生態(tài)觀光園位于江蘇虞山國家森林公園南麓寶巖灣的蒼山翠谷之中,占地面積200公頃,被稱為“虞山第一灣”。園內(nèi)森林景觀絢麗恢宏,以大片天然針闊混交林為主,建有果茶立體栽培園、果樹精品園、觀賞竹種園、楊梅品種園等森林植物生態(tài)園,同時開放有一列科普蒸汽列車,餐飲區(qū)有十多家特色農(nóng)家飯店,F(xiàn)已成為了集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生態(tài)觀光、森林旅游、休閑度假、文化娛樂、科普教育于一體的旅游勝地,為人們提供了一個親近、回歸自然的好去處。同時也是江蘇虞山國家森林公園內(nèi)一個森林景觀最為豐富的自然生態(tài)園。寶巖禪寺初名延福禪院,始建于南朝梁天監(jiān)年間,距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南宋及元、明、清,寺屢建屢廢,民國時寺僧潭月重創(chuàng)此寺,殿宇一新。文革期間,寺被拆毀。歷史上,曾有一位國王、三位皇帝與寶巖寺結(jié)下了不解的佛緣。禪院初建,即因寺內(nèi)高僧弘揚佛法的深遠造詣,和地處虞……[詳細]
    6、曾趙園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曾趙園
      曾園,原稱虛廓園,俗稱曾家花園。占地20多畝。這里原為明朝萬歷年間監(jiān)察御史錢岱筑“小輞川”園林的部分遺址,于清同治時為曾家所購置,由清光緒刑部郎中曾之撰(號君表)營建為家園。光緒九年(1883年)始建,至二十年落成,至今已有120多年。向為江南著名古典園林。曾之撰之子曾樸曾為清光緒時內(nèi)閣中書,為我國近代著名文學家、翻譯家。其所著歷史文學小說《孽海花》膾炙人口,魯迅鑒為“結(jié)構(gòu)工巧,文采斐然”,與《老殘游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官場現(xiàn)行記》并為清末四大譴責小說,名聞海內(nèi)外。曾樸并曾翻譯法國著名作家雨果、莫里哀等多部作品,蓋使曾園名聲大振。曾樸曾在園中度過他的少年和晚年。虛廓園的得名,源于《淮南子》的“天文訓(xùn)”篇,取自該文“道始于虛廓,虛廓生宇宙,宇宙生氣……”,意指混沌初開,空虛寂靜的一種清朗之氣。而這里曾被稱鑒為半城半野、半山半水,澄澈明朗,環(huán)境優(yōu)美佳絕,含有靈秀之氣。以“虛廓”為園……[詳細]
    翁氏故居(翁同龢紀念館)
      位于長江下游三角洲上的常熟,是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在古城區(qū)翁家巷門內(nèi)座落著一座明清古建筑群,這就是翁氏故居,現(xiàn)在的翁同龢紀念館。翁氏故居占地面積廣達60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在3000平方米左右。其建筑設(shè)計遵循我國古代官紳住宅以中軸為主的形制格局,分東、中、西三大部分。中部由大門進入后,沿中軸線依次為門廳、轎廳、綵衣堂、后堂樓和雙桂軒等,共為七進。其中轎廳為歇轎與備茶之用,綵衣堂為迎賓與舉行婚慶壽慶等禮儀之用,后堂樓與院子為主人及其家人居住生活之用。中軸線建筑的東西兩側(cè)設(shè)有“避弄”走道,以防火災(zāi),并作為每逢主人在綵衣堂迎賓時,家中婦孺、仆役出入避開廳堂方便之用。東側(cè)避弄即為故居的東部區(qū),該區(qū)臨巷開有側(cè)門,入門后依次布局有照墻、玉蘭軒、知止齋及小院等,此為主人藏書和書房及接待賓客之所。西側(cè)過避弄為西部區(qū),亦有門臨巷。入門依次布局有思永堂、晉陽書屋、柏古軒、明廳等。曾為翁心存三子翁同爵居所……[詳細]
    8、藏海寺
    藏海寺
      藏海寺雄踞于虞山劍門絕巔拂水巖之上,是常熟地處最高的佛教叢林,也是太湖風景區(qū)內(nèi)的一個著名景點。初名拂水東庵,是明洪武四年(1371年)僧道所建。乾隆間邑人陳士煌增建大悲殿,漸具規(guī)模。但于934年全寺毀于火災(zāi)。近年由佛教協(xié)會重建,F(xiàn)山門原為報國院之正門,為僅存的明代建筑。九十年代重修時,改為藏海寺的山門,而將報國院真武殿西移重建于今址。門額“藏海寺”三字為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趙樸初親題。兩側(cè)有于右任早年手書唐王維《青龍寺》聯(lián)語:“山河-里;世界法身中”。筆走龍蛇,金碧輝煌。山門內(nèi)正中廣場,古銀杏樹高聳入云,寶鼎中香煙不絕。藏海寺大雄寶殿今已題名為“普光明殿”,莊嚴雄偉。趙樸初為大殿題“三千覺路”匾,楹聯(lián)為錢仲聯(lián)撰書,語曰:“自天水建庵,石劫幾回經(jīng),法日重光千祀后;當赤明開紀,化城彈指現(xiàn),蜀峰飛到一燈前!逼展饷鞯钪腥鐏矸鹣,法相莊嚴,一尊玉佛,由信女王鳳和捐資6萬,余則由興福寺出資恭請。殿中0諸……[詳細]
    9、錢謙益墓
    錢謙益墓
      在虞山西南麓拂水巖下劉神浜,環(huán)山公路西側(cè)。錢氏墓地較廣,臨山塘本有石坊,墓道,拜臺等,皆已毀,僅存羅城。今存墓坐北朝南,背山面湖。占地743平方米,封土高1.3米,主穴為錢氏父母錢世楊、顧氏之墓,有碑一通,錢氏墓在其昭(左)位,墓后立清嘉慶間錢泳所書青石碑及民國立花崗石碑各一通。錢泳所書碑正中鐫“東澗老人墓”,上端鐫小字“集東坡先生書”,下端鐫小字“尚湖漁者題”,末鐫“吾意獨憐才”及“尚湖漁者”兩印。民國間立碑鐫“錢牧齋先生墓”。后錢墓屢修,曾于1957年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調(diào)整為縣級,現(xiàn)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錢謙益(1582-1664年),字受之,號牧齋,晚號蒙叟、絳云老人、在澗老人等。明末清初文壇泰斗,被尊為“東南文宗”。生于常熟官宦之家,明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進士第三(即探花),授翰林院編修。因東林黨在與浙、齊、楚三黨斗爭中失敗,傾向于東林黨的錢氏-在家鄉(xiāng)長期閑居。……[詳細]
    10、翁氏丙舍
    翁氏丙舍
      在西門外虞山鵓鴿峰麓謝家浜,本是翁氏先人墓廬,翁同龢晚年因力主光緒親政變法被慈禧削職歸里后隱居于此,直至病逝。丙舍,指墓廬,翁氏丙舍為清同治年間翁同龢及其次兄翁同爵所建,背虞山面尚湖,內(nèi)有屋舍、庭園、假山、池塘、茅亭、樹木、頗具山水園林格局。初創(chuàng)簡陋,后漸擴充。丙舍翁氏另稱為“瓶廬”、“瓶隱廬”,據(jù)傳取守口如瓶不談?wù)禄蛉珉[瓶中深居不出之意。原正門由山前塘入,門楣上有翁氏題額“翁氏丙舍”。沿塘路有坐北側(cè)屋三間,靠東之廂房用來接待賓客,陳設(shè)簡雅。南面有正屋五間,內(nèi)置幾椅,供其父體仁閣大學士翁心存朝服像?繓|為翁氏起居室,題額“紫芝白龜之室”,室外園庭有古柏一株及假山一座。東墻辟一月洞門,上鐫翁氏自題“瓶隱廬”?课饔袔咳g,沿山前塘辟一便門,門外有一眼翁氏歸隱丙舍后開鑿之井,名曰“渫井”。相傳翁氏恐慈禧加害,隨時應(yīng)急作投井自裁之準備。又于井欄親書“渫井”二字,取不污之意。后其甥俞鐘鑾引《易……[詳細]
    11、聚沙塔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聚沙塔
      據(jù)說到梅李鎮(zhèn)沒看聚沙塔,就等于沒到梅李鎮(zhèn),所以一到此地,人們總愛前去領(lǐng)略一下聚沙塔影的旖旎風光。感受逝者如斯,沒想到,點滴間能聚沙成塔,一聲嘆息,卻已過了千年。聚沙塔確實是一座標志性的著名古塔。據(jù)史料記載,聚沙塔,原稱“聚沙百福寶塔”,為南宋紹興年間(1131年-1162年)建,又傳為三國赤烏年間孫權(quán)之母吳國太捐資興建,如果成立的話,這一下子就把歷史向前推進了900年,但許多專家認為還是前者說法比較靠譜。至于為什么建要“聚沙塔”,民間流傳的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鎮(zhèn)水之寶。常熟本就位于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上,梅李鎮(zhèn)當時又地處江海之濱,常受江潮倒灌的洪澇之患,苦不堪言,齊心協(xié)力建塔鎮(zhèn)水已成不約而同的心愿,希望塔能像聚起的沙岸一樣堅強地攔截著潮水的侵犯。二是聚沙積福。據(jù)說此塔為宋紹興間邑人錢道者所建,其實他不過是募捐發(fā)起人,當然他自己也捐了許多錢,他是富人,打出的招牌自然是“舍施可積富”,廣大民眾卻……[詳細]
    12、仲雍墓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仲雍墓
      仲雍墓在城區(qū)北門大街西側(cè)的虞山東嶺之上,墓坐西朝東。四周巨石嵯峨,古柏林立,整個墓區(qū)占地約2160平方米。墓冢封土直徑4.5米,高約2米,外設(shè)羅城和拜臺,內(nèi)豎明、清間所立“商逸民虞仲周公墓”等碑刻三通。墓道沿山勢曲折而下,長達400多米。自北門大街上山,依次有清乾隆年間所建四柱三間沖天式石坊三座。在第三座石坊前構(gòu)筑了兩座對稱的石亭和瞻仰草坪。仲雍,又稱虞仲,史傳為陜西鳳翔人,商末周太王次子,因太王欲立幼子季歷,為讓國避位與兄泰伯同奔荊蠻,共建勾吳,泰伯為君,泰伯死后,仲雍繼為吳君,傳說卒葬虞山。墓始建無考,梁簡文帝撰《虞山招真治碑記》曾云“遠望仲雍而高墳蕭瑟”,唐《吳地記》記載“仲雍、周章并葬虞山東嶺上”。明成化年間,由其106世裔孫浙江參政周木奉旨重修,以后歷代均有修葺。其墓于1956年10月18日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仲雍,又名虞仲,為殷末周族領(lǐng)袖古公旦父(周太王)次子,為避位與兄……[詳細]
    常熟燕園
      燕園,時代:清地址: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常熟古城區(qū)新峰巷該園至今已有220多年歷史,是常熟古典園林中存世時間最長、格局保存最為完整的私家園林之一,2013年入選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燕園自1982年起陸續(xù)修復(fù),當年對園中三嬋娟室、佇秋簃等景點按原有布局進行了重建,于1984年上半年竣工并對外開放。1998年6月,燕園實施第二期修復(fù)工程,于2000年10月竣工,歷時3年,共投資200萬元,對燕園16景中的五芝堂、賞詩閣、天際歸舟等12景進行修復(fù),得以重現(xiàn)。2007年3月起,又將燕園十愿樓、冬榮老屋、一希瓦閣、竹里行櫥四景修復(fù),主要恢復(fù)建筑面積376平方米。建筑風貌和原先保持一致,充分體現(xiàn)江南私家園林的雅致和精巧。同時對園林的花木進行恢復(fù)種植,重現(xiàn)昔日精巧絕妙的園林藝術(shù)風采。園內(nèi)有“五芝堂”、“賞詩閣”、“三嬋娟室”、“天際歸舟”、“童初仙館”、“詩境”、“燕谷”、“引勝巖”、“過云橋”……[詳細]
    常熟白雀寺
      白雀寺位于虞山鎮(zhèn)大義管理區(qū)中經(jīng)村,始建于梁天監(jiān)二年(503),志載:建寺中有白雀來巢,寺因以名。南宋端平三年(1236),僧如瑤重建,元末毀于戰(zhàn)火。明正德丁卯年(1507),僧0拓之,隆慶初再毀,僧明凈再新之,不到20年又毀。萬歷年間,僧智海、慧秀募金重建。王世貞撰記曰:“甓取其厚,材取其良,塗塈取其精堅。于是三身之座、四天之閣與十六應(yīng)真之位,屹然若金剛不壞矣,壯麗亦稱是”。清初又被火廢。乾隆二十二年(1757)僧圣通重修。據(jù)《柳南隨筆》云:長洲王雅宜(名寵,字履仁,后字履吉,號雅宜山人,工草書),嘗養(yǎng)疴吾邑白雀寺,有“訪王元肅虞山不值”詩卷,并以所書鐫石,即被后人譽為王寵代表作之一的《白雀帖》,現(xiàn)藏于重慶市三峽博物館。太平天國時部分殿宇被毀。清同、光年間,翁同龢曾為此寺書“白雀行窩”匾。民國年間,大殿基本仍保存完好,仍有頭山門等建筑。建國初,白雀寺改作糧庫,1971年拆遷至小墅橋建小義糧……[詳細]
    15、曾園
    曾園
       曾園又名虛廓園、虛廓居,位于古城區(qū)西南隅與趙園相鄰。原為明萬歷間御史錢岱所筑“小輞川”部分遺址。清同治光緒間刑部郎中曾之撰營為家園,取名“虛廓居”,亦為其子晚清文學家曾樸故居,習稱曾家花園! ≡鴪@以水面為中心,四周環(huán)亭榭假山,修竹古木,布置得宜,建筑別具匠心。且借景虞山,水光山色融為一體。  園中央清池一泓,源頭活水從城河入。池中置“不倚亭”,池南為“虛廓村居”(翁同和題),有“水天閑話”,庭前植香樟、白皮松各一株,為明“小輞川”遺物,樹下立“妙有”峰湖石,向東穿廊達“歸耕課讀廬”,可登“瓊玉樓”!疤摾寰印敝髂嫌屑t豆樹一株,亦為明“小輞川”舊物。池東有黃石假山,名為“小有天”,題云:“光緒丙戌,筑石室為-處,故友莊亦耕經(jīng)營之,越六年曾之撰記!鄙綆p筑六角亭,亭北有小榭,山下有“磐磯”鐫刻“虛廓子濯足處”,山北建有方亭。東、北二隅砌圍廊,壁嵌《山莊課讀圖》、《勉耘先生歸耕圖》兩部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