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林祠坐落在古田縣杉洋鎮(zhèn)西南鳳林山麓下,枕西北面東南,為宮殿式建筑,三進,總建筑面積2000多平方米。三向圍以風火墻,前為檐牙風雨墻。祠埕立有32副旗桿碣及七根石柱,為歷代科試登第碑刻者所獻。
祠正門兩側石鼓一對,大門上有匾額“李氏宗祠”。祠門為木結構,歇山頂。祠面檐牙風雨墻,皆為泥塑花鳥草木裝飾。內側懸“尚書事”金字直匾。
祠門內為走廊和天井,走廊橫檻雕梁畫棟,兩側油柱漆戶;天井中有百年丹桂等;
正廳前臺階有功名石,左右兩側分別是宋元兩代古碑石兩塊,左是宋紹定四年(西元1231年)立的“李氏祠堂記”碑刻,右為元代至治元年(西元1321年)立的“李氏重建祠堂記”碑刻。梁間懸有各種功名牌匾。正中墻前是入閩始祖李誨及夫人彩塑,左右神龕供奉歷代列祖靈牌。中央有藻井。兩廡設“像賢”、“名宦”、“褒功”、“節(jié)孝”四堂。
后座大柱皆為覆竹楹聯(lián),名家撰書,其中朱熹墨跡尤多,如條幅:“春報南橋川疊翠,香飛翰苑野圖新,雪堂養(yǎng)浩凝清氣,月窟觀空靜我神”等。三柱楹聯(lián),其中第二柱聯(lián)句“柱史編經(jīng)傳道德,天潢著望紹簪纓”,其他有著名書畫家李若處等人的書畫等。
據(jù)《三山志》載,唐咸通年間(西元860-874年),任開成二年(西元837年)狀元李誨為福建任觀察使。
廣明元年(西元880年),李誨為避黃巢之亂,更名邦,同兄話、詞、胥逃往浙江處州龍泉橋下村。中和元年(公元881年)浙省寇發(fā),李誨與兄李話攜眷返閩,定居福建腹地古田杉洋。
唐天祐二年(西元905年)創(chuàng)建善院,置前后洋田贍之,立祖祠。后唐天成四年(西元929)改建善院,名鳳林。
從祠中現(xiàn)存碑刻可知,鳳林祠曾于宋紹定四年(西元1231年)、元至治元年(西元1321年)重修過。
鳳林祠現(xiàn)存建筑為清代重建。
杉洋鎮(zhèn):古田縣轄鎮(zhèn)。1958年設杉洋公社,1984年改鄉(xiāng),1992年建鎮(zhèn)。位于縣境東部,面積205平方公里,人口3.3萬。轄杉洋、夏莊、遠地、梨洋、溪門、白溪、寶橋、松洋、善德、康寧洋、珠洋、浮洋、芹尺、葉洋、東吉、嶺里、東雙、坂斗、橫山、樓下、洪灣21個村委會。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有電力、竹編、食用菌加工、石板材、茶葉加工等廠。農(nóng)業(yè)主產(chǎn)水稻、薯類,兼產(chǎn)茶葉、油柰、桃、李、蘑菇…… 杉洋鎮(zhèn)詳細信息++